层状硅质岩

作品数:35被引量:438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徐跃通彭军伊海生冯庆来夏文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学前缘》《地球科学进展》《地质学报》《地质论评》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旺苍地区灯影组层状硅质岩类孔洞充填特征被引量:2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3期1-11,共11页刘小洪 石章俊 冯明友 王良军 王兴志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01001-002);中国石油碳酸盐岩重点实验室创新基金(RIPED-HZDZY-2019-JS-695);西南石油大学科研启航项目(2015QHZ028)。
为揭示旺苍地区灯影组层状硅质岩类溶蚀孔洞中矿物充填序列及流体作用过程,综合应用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硅质岩类溶蚀孔洞中具白云石、方解石、微晶石英-纤维状玉髓、细-中晶石英及粗-巨晶石英5个世代典型...
关键词:川北地区 灯影组 硅质岩类 孔洞充填 热液流体 
鄂西地区寒武系底部层状硅质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4期1-8,I0001,共9页盛贤才 肖传桃 梁西文 刘漪 甘玉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扬子地区海相层系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评价”(2017ZX05005-003-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扬子台地早奥陶世微生物岩及其控制因素研究”(41572322)。
为探讨鄂西地区震旦纪寒武纪之交的沉积转换机制,对鄂西长阳黄家坪、鹤峰白果坪岩家河组底部层状硅质岩通过主微量(含稀土)元素测试开展成因分析。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将硅质岩分为2类:Ⅰ类硅质岩具有相对较高SiO2质量分数(平均96.75%),...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硅质岩成因 岩家河组 寒武系 鄂西地区 
中下扬子北缘中二叠统孤峰组层状硅质岩沉积环境、成因及硅质来源探讨被引量:19
《地球科学进展》2020年第2期137-153,共17页赵振洋 李双建 王根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特提斯域内大陆单向裂解—聚合过程中的油气大规模富集效应”(编号:9175521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油气田分布规律及勘探评价”(编号:2017ZX05005-001)资助.
硅质岩中蕴含着重要的古地理、古构造及古海洋等信息,是进行岩石大地构造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针对中下扬子北缘孤峰组层状硅质岩的沉积环境、成因及硅质来源存在的较大争议,基于沉积-构造演化过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正向论证通过对...
关键词:中下扬子北缘 中二叠统 孤峰组层状硅质岩 地球化学 峨眉山玄武岩 
塔里木北部早寒武世同沉积构造——兼论寒武系盐下和深层勘探被引量:30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9年第6期1075-1086,共12页管树巍 张春宇 任荣 张水昌 吴林 王雷 马培领 韩长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310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401010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项目(2018A-0101)
利用野外地质、钻井和地震资料,结合构造和沉积作用分析,恢复塔里木北部早寒武世原型盆地的结构与古地理,探讨寒武系盐下源-储分布、空间配置的控制因素及有利勘探方向。塔里木北部震旦纪末期的构造变动在不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并...
关键词:早寒武世 同沉积构造 层状硅质岩 古地理 盐下勘探 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 塔里木盆地 原型盆地 
湘黔地区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之交硅质岩的成因探讨——来自稀土元素和Ge/Si比值的证据被引量:6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5期1010-1020,共11页魏帅超 陈启飞 付勇 崔滔 梁厚鹏 葛枝华 张鹏 张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630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602701);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LH[2014]7358)资助
对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之交的贵州铜仁坝黄剖面留茶坡组层状硅质岩和湖南张家界柑子坪剖面留茶坡组穹隆状硅质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以及Ge/Si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两种硅质岩的成因。层状硅质岩的SiO_2含量为96.06%~99.61%,穹窿状硅...
关键词:留茶坡组 层状硅质岩 穹隆状硅质岩 GE/SI 热液 
焦作地区太原组层状硅质岩中叶腊石的发现及特征被引量:1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2期190-193,共4页曹高社 杜忠 徐光明 张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2094);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1211302108023-2)
进一步确定太原组硅质岩中硅岩的种类以及所含的其他矿物成分,对于分析硅质岩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和差热等分析方法,在太原组下部层状硅质岩中新发现了大量的叶腊石矿物并确定硅质岩中硅岩的种类为蛋白...
关键词:太原组 硅质岩 叶腊石 蛋白石 
鄂西二叠系孤峰组层状硅质岩及硅质结核成因被引量:9
《铀矿地质》2016年第1期23-30,共8页孙秀凤 王国庆 
"华南二叠纪凉水洋流上涌与回落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项目(编号:40972024)资助
鄂西二叠系孤峰组主要由一套薄层硅质岩、炭质硅质岩、硅质泥岩夹硅质结核的岩层所构成。笔者通过对其层状硅质岩和硅质结核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认为两种硅质岩的硅质主要是生物来源,而非热水成因。但硅质岩的形成并不受单...
关键词:成因研究 硅质岩 孤峰组 鄂西 
焦作地区太原组层状硅质岩中叶蜡石的发现及其成因意义被引量:3
《矿物岩石》2015年第4期43-50,共8页曹高社 徐光明 周红春 杜忠 张松 
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1211302108023-2);两权价款项目(20111-36-8)
焦作地区太原组层状硅质岩中新发现了叶蜡石矿物,该矿物具有典型叶蜡石的光性特征,X衍射图谱中,叶蜡石的主要特征峰d0020.917nm、d0040.459nm、d0060.306nm清晰存在,主、次、第三峰对应良好。差热图谱中,具有叶蜡石脱羟基的典型吸热谷72...
关键词:太原组 硅质岩 叶蜡石 火山灰 
扬子地台北缘中上二叠统层状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响应被引量:22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5年第1期155-166,共12页程成 李双应 赵大千 颜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097;40972082)
为探讨华南地区二叠纪硅质岩的硅质来源和形成背景,本文以扬子地台北缘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和大隆组层状硅质岩为研究对象,对采自孤峰组和大隆组层状硅质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测试,同时收集了大量前人有关孤峰组...
关键词:硅质岩 地球化学 上升流 热水沉积 中上二叠统 扬子地台北缘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层状硅质岩与硅化岩的元素、δ^(30)Si、δ^(18)O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34
《地球化学》2010年第2期159-170,共12页陈永权 蒋少涌 周新源 杨文静 韩利军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2006年博士后科研项目基金资助课题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发育层状硅质岩和硅化岩,层状硅质岩主要发育于塔东下寒武统深水沉积相区;硅化岩发育于塔东上寒武统斜坡沉积区与西部台地区寒武系白云岩中。根据显微结构特征,可将硅化岩分为放射状硅化岩与交代残余结构硅化岩两种。...
关键词:硅质岩 硅化岩 Si同位素 O同位素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塔里木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