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云降水过程

作品数:13被引量:12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程周杰刘宪勋李培仁封秋娟李义宇更多>>
相关机构: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气象防化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海洋水文气象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科技视界》《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气候变化研究快报》《气象》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利用WRF模式模拟青藏高原玉树地区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2024年第5期1434-1451,共18页夏余 杨显玉 王松 朱子渊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研究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模式分辨率对青藏高原玉树地区夏季的一次层状云降水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分析表明:采用WRF模拟高原降水结果普遍偏大,三种积云参数化方案中GD方案模拟结果比较理想,不同方案对降水模拟...
关键词:WRF模式 高原降水 积云对流化方案 模式分辨率 
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中微雨雷达探测精度分析被引量:2
《宁夏工程技术》2021年第1期8-11,17,共5页党张利 常倬林 曹宁 米勇平 王敏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BEG03001);六盘山地形云人工增雨技术研究试验项目(RYSY20190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4);宁夏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Z14218)。
针对2019年9月11—13日受槽底部扩散冷空气和高原暖湿空气共同影响下的六盘山区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利用六盘山气象站、大湾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点布设的微雨雷达、雨滴谱仪和雨量计,对不同时段、不同高度降水量进行统计和对比。结...
关键词:六盘山区 微雨雷达 雨滴谱仪 降水量 
风廓线雷达对天山中部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的探测分析被引量:8
《气象》2014年第12期1513-1521,共9页明虎 王敏仲 阮征 高联辉 魏刚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DM20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502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23B01)共同资助
应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对天山中部巴音布鲁克201 2年8月8日22:00到8月9日04:00的层状云降水过程进行探测试验研究。利用垂直速度功率谱数据计算得到谱参数,根据谱参数的变化特点确定了0℃层高度为1100~1900 m。并对0℃层以下600~1100 m...
关键词:风廓线雷达 零度层亮带 雨滴谱 降水强度 
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云中液态水含量的演变特征被引量:7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0期81-86,共6页孙旭映 李耀辉 邓祖琴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C53B02);科技部公益气象行业专项课题(GYHY201006009-03);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IAM201020)共同资助
利用2011年7月3日甘南玛曲一次层云降水过程的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资料,分析了玛曲强降水发生前后云中温度、湿度以及液态水含量在不同高度上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在降水开始前2小时左右,空中大气温度及相对湿度均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云液...
关键词:层状云降水 液态水含量 演变特征 
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云底高度计算及演变规律分析被引量:1
《科技视界》2012年第23期73-74,385,共3页何小东 李建庭 张乃升 
本文利用MICAPS自动站资料计算抬升凝结高度并结合地面人工观测资料近似得到云底高度,结合卫星云分类等资料,对2009年2月7日-9日的一次系统性层状云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云底高度在层状云降水过程中的演变规律以及与降水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层状云降水 云底高度 演变特征 
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云粒子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
《山西气象》2011年第3期34-38,46,共6页李义宇 李培仁 封秋娟 
本文针对山西省2009年6月18日-19日的一次降水过程,利用Micaps系统天气图和机载DMT探测资料分析了这次降水的宏微观特征,并用Г分布拟合了云滴谱分布,结果接近云滴谱的实际分布。
关键词:层状云 数浓度 含水量 直径 云滴谱 
层状云降水过程中的风廓线特征被引量:10
《气象科技》2010年第4期409-412,I0006,共5页王秀玲 陈昱 
利用唐山风廓线雷达资料,结合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2009年2月12日的稳定性降水天气过程。分析表明,风廓线雷达能很好地观测到稳定性降水过程中冷、暖切变的小扰动和急流的下传过程,这些小扰动和急流的下传加强、维持了降水;垂直切变的加...
关键词:风廓线 稳定性降水 扰动 
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微物理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1
《大气科学》2010年第2期275-289,共15页杨洁帆 雷恒池 胡朝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370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5007;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C12B001-01-06
层状云由于在水平上较为均匀,可以用一维模式来模拟其云微物理过程。因此,本文使用一个包含详细微物理过程的一维层状云分档模式结合地面Doppler雷达、PMS观测资料,对2007年7月1日吉林省一次锋面抬升引起的层状云降水系统进行了模拟研...
关键词:随机碰并模式 层状云降水 雷达反射率 PMS观测资料 
双偏振雷达对一次水凝物相态演变过程的分析被引量:46
《应用气象学报》2009年第5期594-601,共8页程周杰 刘宪勋 朱亚平 
国家863项目课题"机载气象雷达云雨探测应用系统"(2007AA061901)资助
联合利用3 GHz双偏振雷达RHI探测数据和温度廓线数据,建立了云粒子相态反演的模糊逻辑算法,算法采用Beta型成员函数,成员变量包括:水平反射率因子、线性退偏比、差分反射率及温度0℃,-40℃对应高度,反演出的相态包括毛毛雨、雨、低密度...
关键词:双偏振雷达 模糊逻辑 水凝物相态反演 层状云降水过程 水凝物相态演变 
河南省2002年秋季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的观测研究被引量:8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483-493,共11页周非非 廖菲 苏爱芳 周毓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5006);“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混合云人工增雨技术研究”(2006BAC12B02)
在涡旋云系和低槽切变云系的先后影响下,2002年10月16—20日河南省产生了主要由层状云形成的小到中雨天气。中低层对流不稳定层结和偏东偏南暖湿气流为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较厚的云体多为混合相结构,雷达回波普遍有明显亮带,过冷云区...
关键词:层状云 降水特征 观测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