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期

作品数:104被引量:1085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敏芳王建国张永生郑绵平赵俊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泸州—渝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沉积期古地貌特征及控储作用
《岩性油气藏》2025年第2期49-59,共11页刘勇 刘永旸 赵圣贤 尹美璇 李博 陈雷 吴帅材 谢圣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沉积期水下地貌对海相优质页岩发育的差异控制作用”(编号:42372173);中国石油攻关性应用性科技专项“页岩气规模增储上产与勘探开发技术研究”(编号:2023ZZ21)联合资助。
泸州—渝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为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通过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岩矿鉴定、地震资料解释及钻井资料研究,运用印模法重建了研究区的沉积古地貌,并探讨其对优质页岩储层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印模法 硅质页岩岩相 储层品质 水下隆起区 水下斜坡带 水下低洼区 沉积古地貌 龙马溪组 志留系 泸州—渝西地区 
四川盆地武胜—潼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二段下亚段白云岩薄储层成因及分布模式
《石油勘探与开发》2025年第1期112-127,共16页谭秀成 何如意 杨文杰 罗冰 师江波 张连进 李明隆 唐宇欣 肖笛 乔占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盆地早中二叠世白云岩及储层差异成因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幕式响应”(4217216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超深层碳酸盐岩孔隙形成与保持机理”(U23B20154);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科技合作项目“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开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2020CX010000)。
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四川盆地武胜—潼南地区二叠系茅口组二段下亚段(简称茅二段下亚段)白云岩薄储层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茅二段下亚段储集岩以花斑状孔洞型白云岩、灰质白云岩或白云质灰...
关键词:储层成因 沉积期地貌 颗粒滩 薄储层 白云岩 孔洞型储层 岩溶 中二叠统茅口组 四川盆地 
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成矿期次分析
《中国金属通报》2024年第14期68-70,共3页吕岳虎 邹芳勇 吴建波 
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对其特征和成矿期次进行分析,对开采矿床而言极为重要。文章以某矿床为例,首先介绍矿床的地质特征,然后通过多种方法的应用,分析矿床主要硫化物特征,包括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和银储存情况,最后,...
关键词:银铅锌 多金属矿床 矿石矿物 成矿期次 原始沉积期 
中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两期沉降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2
《石油勘探与开发》2024年第3期501-512,共12页邓秀芹 楚美娟 王龙 陈修 王妍心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岩性油气藏形成主控因素与有利区带评价”(2017ZX0500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致密油勘探开发技术研究”(2021DJ22)。
基于近年来新补充的大量深井资料,深入开展中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沉降作用研究,提出该沉积期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两期重要沉降事件,并对两期沉降作用下的地层发育特征、岩性组合、汇水区分布、沉积演化等进行系统对比分析。认为两期沉...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长10段沉积期 长7段沉积期 沉降中心 沉积中心 沉降机制 秦岭造山带 印支运动 
中上扬子地区震旦纪灯影组沉积期碳酸盐岩台地古地理格局及有利储集相带分布规律被引量:3
《沉积学报》2024年第3期928-943,共16页丁一 刘树根 文龙 文华国 陈代钊 宋金民 王瀚 王林康 陈明思 陈荣庆 李智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2140,U2344209)。
【目的】中上扬子地区灯影组沉积期碳酸盐岩台地古地理格局及有利储集相带发育分布规律尚存争议,阻碍了灯影组油气勘探领域由绵阳—长宁拉张槽两侧向其他广大地区拓展。【方法】通过中上扬子地区灯影组30余条剖面(钻井)开展岩石类型划...
关键词:中上扬子地区 灯影组 碳酸盐岩台地 古地理格局 储集相带 
四川盆地中部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沉积期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化——以永浅1井为例被引量:4
《地质学报》2024年第4期1211-1228,共18页余文强 杨田 蔡来星 李晓芳 何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72126)资助的成果。
四川盆地中部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沉积期古环境与古气候研究对揭示该时期盆内的沉积格局、重建古地理及油气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四川盆地中部永浅1井的47件泥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主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恢复研究区...
关键词:川中地区 中侏罗世中晚期 沙溪庙组 古环境 古气候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一段沉积期古地貌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被引量:6
《岩性油气藏》2024年第1期136-144,共9页邓远 陈轩 覃建华 李映艳 何吉祥 陶鑫 尹太举 高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沉积动力过程模拟”(编号:42072119);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陆相中高成熟度页岩油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9E-26);中国石油集团重大科技专项“吉木萨尔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水平井效益开发关键工程技术集成与试验”(编号:2020F-50)联合资助。
依据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一段沉积期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并预测了其有利储层分布。研究结果表明:①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一段发育丰富的粒序层理、块状层理、爬升沙纹层理及植物碎片,频繁出现的对偶粒序...
关键词:古地貌 页岩油 异重流 朵叶体 水道 芦草沟组 二叠系 吉木萨尔凹陷 
南翼山构造区油田卤水相关地层中岩石和矿物的沉积期后变化被引量:1
《盐湖研究》2023年第3期35-46,共12页许建新 秦成功 韩积斌 高雪峰 郭斌 赵为永 雷涛 张海宁 
青海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ZJ-7028);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806)。
油田卤水与油气的生成、运移和储集等各个阶段都密切相关,其形成及演化必定受烃源岩、油气运移通道所在地层和油气藏储集层等岩层在沉积期后所发生的水岩反应的影响。南翼山构造区油田卤水的储层为N22y、N12y、N1g和E32g,正好是该区油...
关键词:油田卤水 矿物 沉积期后变化 南翼山构造区 
川西彭州地区雷口坡组沉积期后古应力场重建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地质学报》2023年第8期2633-2644,共12页李勇 邓虎成 何建华 马若龙 
深地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DESEYU202102);四川省科技厅重点苗子项目(编号22MZGC0159)联合资助的成果。
川西坳陷三叠纪以来多期构造应力场演化控制了该区古隆起的迁移和裂缝-岩溶型储层的形成,从而对该区油气富集具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而目前对该区古构造应力场的量化评价研究程度较弱。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芯、薄片、裂缝充填物以及...
关键词:彭州地区 雷口坡组 古应力 古隆起 断裂 
辽中凹陷东营组沉积期等时地层格架内部地震相研究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2023年第4期394-404,共11页连旭欢 夏世强 姜瑞海 李慧敏 陈凯 李齐祥 
根据地震反射特征,辽中凹陷三级层序Sqd2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四级层序分别为d2x1和d2x2,对地震剖面进行精细划分,识别出了扇三角洲、浊积扇、辫状河三角洲等地震沉积相,并利用属性分析技术识别沉积体边界,进而分析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
关键词:辽中凹陷 Sqd2层序 地震沉积相 湖底扇 三角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