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翰伯

作品数:45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稷范军陈燕刘伟杰王乐天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商务印书馆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研究》《世纪》《同舟共进》《出版发行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陈翰伯外审陈铭德夫妇《〈新民报〉二十年》分析
《中国出版史研究》2024年第2期157-172,共16页李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中国出版微观史论》(19FXWB019)成果。
陈铭德、邓季惺夫妇撰写的《〈新民报〉二十年》是中国现代新闻史的基础文献,1979年发表于中华书局出版《文史资料选辑》第63辑。本文基于未刊史料,分析中华书局、陈翰伯1964年否决刊发这一稿件的情境、决策和审稿个性等,例释“四清”...
关键词:陈翰伯 金灿然 《文史资料选辑》 《〈新民报〉二十年》 审稿过严 
“读书无禁区”:《读书》创刊影响分析被引量: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32-143,共12页李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中国出版微观史论”(19FXWB019)阶段性成果
《读书》伴随创刊号名文《读书无禁区》而成为改革开放期刊史上的重要事件。基于未刊史料论述《读书》在改革开放观念史的奠基性地位:《读书》通过"读书无禁区"的思想命题重构了改革开放的思想论域;其"书评专刊""思想评论""文化思想评...
关键词:《读书》 《读书无禁区》 陈翰伯 陈原 问答逻辑 
试论当代出版家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担当被引量:3
《出版广角》2021年第2期8-11,共4页范军 龙亚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近现代出版生活史专题研究”(18BXW045)阶段性研究成果。
出版本质上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出版人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担当是出版工作永恒的主题。纵观当代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优秀出版家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无时不在。文章以巢峰之于《辞海》、姜椿芳之于《中国大百科全书》、陈翰伯之于"汉译世界...
关键词:出版家 人文情怀 社会担当 巢峰 姜椿芳 陈翰伯 钟叔河 
简论陈翰伯
《中国出版史研究》2020年第2期129-150,共22页张稷 
陈翰伯(1914—1988)毕生奉献于中国新闻出版事业,他“青春办报,皓首出书”,以其创造性的思想和丰富多彩的新闻出版实践,为共和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杰出贡献,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陈翰伯和张元济一样,都是所处大变...
关键词:陈翰伯 出版 拨乱反正 商务印书馆 
做“大写”的出版人——从陈翰伯一生看新时代出版人修养
《中国出版》2020年第3期46-51,共6页张稷 
出版工作是人的工作,是人的教育工作。和教育从业者一样,出版从业者同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与教育行业相比,出版从业者重业务技能、轻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仍普遍存在。面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课题,需要出版从业者深入思考如...
关键词:编辑 出版人 职业规范 道德情操 
发现陈翰伯——陈翰伯与当代出版史研究再认识被引量:2
《出版发行研究》2020年第1期67-73,共7页张稷 
陈翰伯是商务印书馆百年史与共和国出版史转承与嬗变的关键性人物之一。但在当代出版史研究中,陈翰伯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史料是研究的基础。陈翰伯存世文字不多,前半生"青春办报"所撰写的大量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在"文革"中遗失殆尽;...
关键词:陈翰伯 出版史 史料 商务印书馆 
北京编译社忆旧被引量:1
《中国出版史研究》2017年第4期147-160,共14页黄鸿森 
北京编译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专为北京各大出版社翻译国外书稿的翻译机构,为我国翻译出版事业做出贡献。本文回忆北京编译社的成立经过、发展历程,以及为商务印书馆等出版机构翻译书稿等史实,为研究我国翻译出版事业提供了新的史料。
关键词:北京编译社 陈翰伯 商务印书馆 翻译出版 
陈翰伯:文化的先行者
《语文世界(中旬刊)》2017年第5期20-21,共2页俞晓群 
中国出版界有一位重要人物值得记忆。他重要的标志,不但在政治上,也在文化上;不但在后30年,也在前30年。他不但是一位政治的执行者,也是一位文化的先行者。他,就是陈翰伯。
关键词:先行者 陈翰伯 文化 出版界 执行者 政治 
|藏与跋| 故纸堆里的陈翰伯
《书城》2016年第11期63-65,共3页李辉 
人们能看到陈云一九二五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时期的照片,应该感谢著名出版家陈翰伯先生。
关键词:陈翰伯 商务印书馆  出版家 
浦熙修罗隆基的爱情与惆怅
《读书文摘》2014年第4期47-51,共5页姚芳藻 
一、初识浦二姐 1946年4月,我进《联合晚报》工作不久,一天。总编辑陈翰伯约我们全体记者晚上去四马路酒家:参加宴会。欢迎重庆来的客人,一共近十桌。场面不小,参加者许多都是抗战胜利后从重庆归来的新闻工作者。陈翰伯与《新民...
关键词:罗隆基 爱情 《联合晚报》 《新民晚报》 新闻工作者 抗战胜利后 陈翰伯 总编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