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

作品数:1711被引量:4100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汪洁琼王敏李建伟钱芳谭杰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城市滨水区两岸均衡度发展量化评估模型研究被引量:2
《南方建筑》2021年第6期22-31,共10页刘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8-K2-028):城市重要水系及两岸地区功能与公共设施更新规划技术研究。
在快速城镇化向稳定城镇化换挡、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发展的阶段,城市滨水区两岸的均衡度发展日渐受到城市研究者重视,但当前从宏观角度出发针对此议题的研究难以全面精准地测度两岸均衡度发展状况,为响应这一情况,基于高德API计算更精准...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 等时圈 多源数据 两岸均衡度 发展评估模型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感知的景观要素偏好分析--以上海后滩公园与虹口滨江绿地为例被引量:13
《建筑与文化》2020年第11期157-159,共3页王敏 朴世英 汪洁琼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项目编号:2017YFC050570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多维数据集成的城市中小河道滨水空间存量更新与生态效应研究”(项目编号:K22018095)。
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实践不仅要考虑环境改造的物质手段,更应思考如何融合和引导公众认知于生态循环过程之中,令具有高生态价值的景观同高生态感知协调一致。选取上海黄浦江沿岸后滩与虹口两端中、具有典型生态特征的景观空间(共16个)作...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 生态感知 景观偏好 影响因素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空间智慧被引量:24
《风景园林》2019年第6期47-52,共6页汪洁琼 李心蕊 王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编号2017YFC050570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K22018095);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开放课题(编号201820301&201810405);同济大学2018—2019年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研究项目子项目(编号0100106057/003)~~
当前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性研究大多在区域或城市尺度上开展,风景园林生态实践的指导性较为有限,研究聚焦场地尺度,旨在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视角看待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与规划设计实践。在已有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方面文献爬梳的基础上,提出影...
关键词:风景园林 生态实践智慧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匹配 空间智慧 城市滨水空间 上海苏州河 
地方历史文化与城市滨水空间的结合探索——以黑龙江伊春市水上公园规划与景观设计为例
《中国园艺文摘》2014年第12期130-131,F0002,共3页孙凤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2009R1-12);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以伊春市水上公园规划与景观设计为例,探索地方历史文化与城市滨水空间的结合。伊春水上公园是以水上娱乐为主的游览区,通过把伊春市的地方历史、地域文化作为主要滨水空间设计的概念和元素,对利用地域文化与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结合进...
关键词:地方历史 地域文化 滨水空间 景观设计 
恢复水网显性的江南水乡城市滨水用地规划调整方法研究被引量:10
《规划师》2014年第2期85-90,共6页洪杰 周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科学技术项目(2011-K7-22)
传统江南水乡城镇是以水网为核心,水陆相生相依。而在大规模建设中,鲜明的水城意象正逐步消逝,水网逐步隐性退化。研究认为,恢复水城意象首先要恢复水网的显性地位,前提是恢复滨水地块的公共性和开放性。根据用地功能的公共开放的属性,...
关键词:江南水乡 水网 城市滨水用地 用地属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