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雹机制

作品数:9被引量:13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于华英程相坤杨慧玲胡志晋肖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连市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科学》《大气科学》《大气科学学报》《气象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大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中国半干旱地区成雹机制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
《大气科学学报》2020年第3期537-546,共10页刘晓莉 袁超宇 桑建人 马思敏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8YFC15079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75176;41875170);气象软科学研究课题资助(2020ZDIANXM22)。
使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7.1)对发生在宁夏南部山区两次降雹天气过程的背景场特征、云宏微观结构以及云内微物理转化机制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冰雹云形成的大气环境水汽含量较少,冰雹的发生主要依靠“上干下湿”的不稳定...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 冰雹云 云微物理结构 成雹机制 数值模拟 
湖北保康冰雹累积带特征和成雹机制的数值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20期10530-10535,10572,共7页敖杰 邱玉珺 刘晓莉 郭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05057);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资助(Grant No.2009z003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DA);湖北省气象局基金项目(2009y10)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维冰雹云模式对湖北保康冰雹云进行模拟,分析了保康6次冰雹云个例的过冷水累积带特征,同时对累积带明显和降雹强度大的040706雹云个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这6例雹云的形成阶段均存在累积带,累积带...
关键词:数值模拟 冰雹形成 累积带 机制 湖北保康 
一次强单体雹暴结构和成雹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0
《高原气象》2012年第3期836-846,共11页程相坤 杨慧玲 李红斌 肖辉 蔡冬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5003;40875080);大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2008E13SF188;2009E11SF230)共同资助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L-波段雷达探空资料,分析了2010年6月15日发生在大连地区的强雹暴过程的环流形势和垂直气流结构;并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完全弹性三维雹云数值模式,模拟了该过程的雷达回波结构特征、含水量场等宏微观物...
关键词:强单体雹暴 数值模拟 悬挂回波 成雹机制 
慕尼黑一次混合型雹暴的数值模拟与成雹机制被引量:13
《大气科学》2007年第5期973-986,共14页胡朝霞 郭学良 李宏宇 洪延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33033;40475005;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KZCX3-SW-225
利用三维冰雹云模式,对发生在德国南部慕尼黑的一次混合型雹暴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云的雷达回波结构、过冷雨水区特征与实际雷达观测的分析结果比较一致。模拟结果表明:该例雹云中冰雹胚胎既有冻滴也有霰,二者在数量上相当;虽然雹云中...
关键词:冰雹云 数值模拟 过冷雨水累积带 成雹机制 
一次强对流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21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305-313,共9页于华英 顾松山 刘鹏 陈章法 黄小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5017)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完全弹性三维雹云数值模式(IAP-CSM3D),模拟了2004年4月23日横扫湘中湘南大部分地区的飑线强对流过程的流场、雷达回波和含水量等宏、微观物理量的分布及其演变。分析了冰雹形成的微物理过程,结果表...
关键词:对流风暴云 数值模拟 成雹机制 多普勒雷达观测 
北京一次强单体雹暴的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30
《大气科学》2004年第3期455-470,i002,共17页刘术艳 肖辉 杜秉玉 何宇翔 张荣林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2 0 0 1BA61 0A 0 6 0 5专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G1 9980 40 90 7 0 2 0 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奥运科技"专项 2 0 0 1BA90 4B0 9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 1 75 0 0 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创新基金领域前沿项目 8 46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完全弹性三维雹云数值模式 ,模拟了1 996年 6月 2 9日发生在北京东北部京冀交界地区的一次强单体雹暴过程 ,并结合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 ,分析了风暴的流场结构、雷达回波结构特征、含水量场等宏微观...
关键词:强单体雹暴 三维数值模拟 悬挂回波 成雹机制 
CAMS三维对流云催化模式的改进及个例模拟被引量:50
《应用气象学报》2003年第b03期78-91,共14页李淑日 胡志晋 王广河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90807);(2001BA610A0601)共同资助
该文对CAMS原有的三维对流云模式 (2 0 0 0版 )进行了改进 ,引入雪晶的比水量和数浓度作为预报变量 ,加进与雪晶有关的 1 1种微物理过程 ,从而使模式的微物理过程更加完善 ,使其能更好的模拟对流云降水过程。通过对 1 996年北京雹云个...
关键词:三维对流云模式 人工增雨 人工影响天气 防雹原理 成雹机制 雪晶 碘化银催化 微物理过程 比水量 
不同云底温度雹云成雹机制及其引晶催化的数值研究被引量:34
《气象学报》1998年第1期31-34,共4页何观芳 胡志晋 
中国气象局"地面防雹人工降水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二维准弹性冰雹云模式模拟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冰雹云的成雹机制和人工引晶催化的效果,结果表明:强对流云中自然初始降水元的形成主要同云雨自动转化相关;云底温度较低的冰雹云的雹胚形成以云霰转化过程为主,暖云底的雹云则以雨霰转...
关键词:成雹机制 人工引晶催化 防雹催化 雹云 云底温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