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礼

作品数:555被引量:33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廖晖管彦波陈晓璐苏永前吴晓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习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呼和浩特地区“圆锁”成年礼习俗研究被引量:1
《神州》2020年第16期13-14,共2页杨佳林 
不同地域环境下,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人生礼仪的形式意义等也各有不同,各具特色。中华民族自古对成人礼十分重视,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在蒙古族与汉族杂居,民族文化融合的呼和浩特地区,传统成人礼仪为“圆锁”。“圆锁”是我国...
关键词:呼和浩特 民族文化融合 圆锁 仪式功能 
与赵洪娟商榷潮汕出花园习俗的起源问题——兼论七夕节中的核心元素和变动元素被引量:3
《文化遗产》2019年第4期129-137,共9页袁泽锐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成年礼,其起源存在着多种解释。近来有学者提出“出花园”是西域祆教成年礼的翻版,认为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渊源。其实,潮汕出花园习俗中出现的“祆教”文化因子,不仅出现于出花园习俗,在其它方面也常出现,故尚不足...
关键词:核心元素 出花园 成年礼 花崇拜 祆教 
浅谈“浴女”习俗与毛衣女故事被引量:1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05-114,共10页孟慧英 
东晋干宝在《搜神记》记述的"毛衣女"故事,在故事分类中属于天鹅处女型故事。从壮族女子太阳节、萨满文化区域的天婚习俗以及甘肃西和县的七夕习俗三个案例中,探寻该故事呈现的"女子成年礼"的核心意义,从中可辨析在不同文化系统有关习...
关键词:“毛衣女”故事 女子成年礼 女子太阳节 天婚 七夕节 
“刺青”习俗源于何时
《中外文摘》2015年第21期59-59,共1页史进 
“刺青”起源于原始社会,文身只是早期的叫法。《札记·王制》中记载:“东方日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意思是说古代东部沿海一带的民众从不束发,而是披头散发,身刺花纹,生吃食物。研究表明,早期的文身是为了表示区分部族...
关键词:刺青 习俗 原始社会 东部沿海 文身 成年礼 早期 
人观、养育实践与成年礼——西汉水流域汉人“寄保”习俗的人类学研究被引量:3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5年第4期116-122,共7页台文泽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西汉水流域汉人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项目编号15LZUJBWZY081)~~
盛行于西汉水流域汉人社会的"寄保"习俗是以幼儿养育为题旨的传统社会生活实践,它具体再现了以出生时间观念与地方民间信仰体系为基础对幼年阶段生命状态的文化性理解与建构,并在殷切表达对幼年生命关怀的仪式展演中完成了对迈向成年生...
关键词:人观 养育实践 成年礼 西汉水流域 “寄保” 
傣族染齿习俗
《财会月刊》2014年第11期I0010-I0010,共1页
傣族女子的成年礼,以染齿为主要内容。女子到15岁时,便三五相约,结伴染齿,表明自己已跨入了青年的门槛。
关键词:傣族 习俗 成年礼 女子 岁时 
从成年礼到同辈共同体:上海农村“庆号”习俗的社会学考察被引量:2
《民俗研究》2013年第5期131-139,共9页马流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资本视域下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CSH040);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项目"都市里的农民:上海城郊‘农民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ZHFD07)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农村地区的男性青年在弱冠之年举行"庆号"仪式,实现幼年向成年的身份和角色转换,为个体真正步入社会做准备。"庆号"作为古代冠礼的变异,在长期演进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地方性色彩逐渐浓厚,原本个体化的成年礼仪成为一种集体性的共同仪...
关键词:“庆号”习俗 成年礼 同辈共同体 农村社会性质 
“沙娜洛”:凉山彝族女孩的成人礼
《社区》2009年第20期31-31,共1页钱大坤 
“换童裙”是凉山彝族妇女由孩童人成年社会的礼仪习俗。彝语称为“沙娜洛”。由于凉山彝家给女孩举行“沙娜洛”,往往十分隐秘,不事张扬,直到1991年深秋,我主编由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摄影画册《凉山彝族》时,才在“彝诺”大...
关键词:凉山彝族 女孩 中国美术出版社 成人 礼仪习俗 彝族妇女 摄影画册 成年礼 
民间“圆锁”习俗的发展与演变——以山西、内蒙古地区为例被引量:12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0期219-220,共2页史亚楠 
"圆锁"习俗是我国北方蒙汉居住区的一种人生礼仪,是成年礼的一种。这种习俗从古至今,由山西流传到内蒙古各地,历史悠久,地位突出。"圆锁"仪式在古今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是都寄予着相同的愿望和目的——希望儿童可以健康成长,福寿绵长。
关键词:民间 习俗 演变 山西 人生礼仪 内蒙古 居住区 成年礼 仪式 蒙汉 历史 健康 儿童 地位 成长 北方 
努尔古丽的扎耳洗发礼
《丝绸之路》2007年第10期48-48,共1页韩连赟 
盖孜的朋友打来电话,让我早上10点一定要赶过去,说那天是盖孜村村长阿吾西女儿努尔古丽的扎耳洗发礼。天蒙蒙亮,我们一行就上路了。
关键词:努尔古丽 扎耳洗发礼 柯尔克孜人 成年礼 习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