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兔马

作品数:148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慧玲何咸钧王纯亮邹仁波陈增荣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民族大学江西铜印象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当代职校生》编辑部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被《三国演义》误导的“赤兔马”
《知识窗(原创智慧书)》2023年第7期63-63,共1页任万杰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们会记住一匹马,那就是“赤兔马”,它原本是吕布的坐骑,被曹操得到,赠予关羽,后绝食而死。因此,人们对“赤兔马”的评价常是“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名词,它可日行千里,还能夜走八...
关键词:赤兔 《三国演义》 吕布 关羽 
我变成了赤兔马
《今日教育(作文大本营)》2023年第7期98-99,共2页彭译颉 吴绍勤(指导) 
一觉醒来,我竟变成了一匹马!眼前的情形,我从来没遇到过。一堵高高的城墙挡住了我的去路,城门上方赫然写着:东岭关。“我是谁?”我费劲地摆摆头,紧闭的城门让我莫名烦躁起来。“开门放行!”我大喊,却被自己的嘶鸣声吓得惊慌失措。这时,...
关键词:觉醒 城墙 城门 
我的“赤兔马”
《少年博览(小学低年级版)》2023年第6期51-51,共1页聂子钧 王双姣(指导) 
古人说: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赤兔,是三国时期的一匹名马,它相貌奇特、威风凛凛,我家也有一匹“赤兔马”呢!不过,我的“赤兔马”不是一匹真马,它是用纸箱做成的玩具大马。我三岁那年喜欢“骑大马”,外公见了,就想用废弃的快递纸箱,...
关键词:赤兔 三国时期 大马 吕布 玩具 外公 
赤兔马缘何称赤兔
《文史博览》2023年第3期44-44,共1页张天野 
熟读古典小说的朋友,应该都对赤兔马不陌生。那么,赤免马缘何称赤兔呢?许多人大概会望文生义,赤乃颜色,兔代表机敏兼速度快,赤免是说这匹马皮色红,速度快。这种说法初闻有道理,细想却不大对头,免子和马不是一个重量级,免子速度再快也快...
关键词:赤兔 古典小说 望文生义 重量级 熟读 
“赤兔马”应为“赤菟马”
《格言(上半月)》2023年第1期60-60,共1页
赤兔马第一次出现是在《三国志》和《曹满传》中,那时吕布逃出长安投奔袁绍,袁绍安排他攻打黑山军首领张燕,吕布干得很漂亮,声名进一步远播,《三国志》记载:“布有良马日赤兔。”裴松之引《曹满传》作注:“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
关键词:《三国志》 袁绍 赤兔 裴松之 吕布 良马 
墙上的赤兔马
《山东文学》2021年第6期55-64,共10页刘北 
对于运河人来说,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船,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远方。临清是一座傍运河而生的城邑,与运河相依千年。尚存的一段元代运河,倒映着半月形的天桥、青灰色的建筑和飘动的云朵,洇润着簇拥的莲荷、往来的木船和嬉戏的水...
关键词:临清 运河 青灰色 街巷 木船 元代 
赤兔马还是枣骝马?——论《格萨尔》史诗中骏马名号的特点及其汉译问题
《西藏研究》2021年第2期69-78,共10页李连荣 
《格萨尔》中的骏马名号,主要依据藏族喜好的15种主要颜色与多种体态以及各种动物形态单独或搭配组合而成。各种搭配之间,也遵循着一定的构词法原则。修辞方面,除了运用丰富的骏马专属修饰词外,还使用多种骏马部位专用术语等修辞手法。...
关键词:《格萨尔》 骏马名号 汉译名 
吕布、关羽、赤兔马
《海内与海外》2021年第2期92-95,共4页王樵夫 王丽达(摄影) 
中国历史上有十大名马:赤兔马、乌骓马、绝影马、汗血马、的卢马、照夜玉狮子、黄骠马、卷地驹、雪里白、卷毛狮子兽。这些马能被写进史.书,青史留名,有人说是因为它们的主人是照亮历史星空的赫赫英雄,它们是沾了英雄之光而成为名马的,...
关键词:青史留名 汗血马 赤兔马 主人 相得益彰 历史 
关羽从天而降到我家
《小学生学习指导》2021年第1期26-27,共2页徐言瑞 姜晓雨(指导) 
一日清晨,我正在家里兴致勃勃地翻阅《三国演义》。突然,天花板上出现了一个大洞,一个人从天而降。只见此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胡须足有二尺多长,英气逼人,霸气十足,我好纳闷儿:莫非此人是……此人开口了:"吾乃姓关名羽...
关键词:小区门口 关羽 《三国演义》 天花板 赤兔马 
北京木刻版《格斯尔》中的赤兔马形象分析
《参花(下)》2020年第1期56-56,共1页敖斯琴 
北京木刻版《格斯尔》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神骏赤兔马在配合英雄格斯尔时的英勇形象,向我们展示了蒙古族具有游牧特色的社会生活。本文通过分析赤兔马这一人格化的形象,证明马是蒙古族文化及牧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北京木刻版 《格斯尔》 赤兔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