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氧

作品数:536被引量:1255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吕锡武王洪臣齐鲁马建锋黄廷林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环境污染与防治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无泡式充氧膜丝的充氧特性研究被引量:1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0年第11期1359-1362,1409,共5页郑俊 赵梦轲 张德伟 余沛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17ZX07602)。
采用复合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及组件对无泡式充氧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水流速度、充氧压强、水深等对膜组件氧体积传质系数和氧转移速率(SOTR)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水流速度为0.022 m/s时,水深为0.4 m处0.015、0.025、0.035 MPa的充...
关键词:中空纤维膜 无泡式充氧 影响因素 充氧性能 
A/O工艺曝气充氧性能的评估和优化潜力分析被引量:2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年第6期678-682,共5页李云辉 余雨 范海涛 张景炳 王洪臣 齐鲁 刘国华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No.Z151100001415005)
以上海市某污水处理厂A/O工艺好氧池为研究对象,在线监测好氧池沿程的耗氧速率和氧利用率(OTE),结合好氧池的曝气量、DO、进出水污染物指标,对曝气充氧性能进行综合评估。通过核算该污水处理厂实际需氧量和实际供氧量,计算曝气系统的节...
关键词:A/O工艺 氧利用率 耗氧速率 供氧量 需氧量 
膜孔参数及表面活性剂对微孔曝气器充氧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年第10期17-20,共4页尹训飞 杨硕 薛晓飞 齐鲁 王洪臣 刘秀红 张晓军 何志江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13ZX07314-001);国家"863计划"项目(No.2012AA063404)
污水处理厂曝气设备的性能及水质条件是影响曝气充氧性能的重要因素,比较了清水及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下橡胶膜曝气器的曝气充氧性能,以标准氧传质效率(SOTE)为评价指标,得出了不同工况及膜孔参数下曝气充氧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
关键词:通气量 表面活性剂 标准氧传质效率 膜孔孔径 膜孔间距 
微孔曝气器孔径与运行气量对微孔曝气氧传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年第8期75-79,共5页贾荣畅 刘颖 朱燕 庄健 尹训飞 齐鲁 王洪臣 张源凯 
曝气是污水生物处理最重要的单元之一,也是能耗最高的单元,微孔曝气氧传质影响因素的探究一直是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微孔曝气器的孔径与其运行气量是影响微孔曝气氧传质的重要因素。在1.5m水深条件下对不同孔径的钟罩型刚玉微孔曝...
关键词:微孔曝气 氧传质 孔径 运行气量 充氧性能 
曝气密度对曝气系统充氧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3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年第7期50-54,共5页庄健 王洪臣 刘国华 齐鲁 魏延苓 张源凯 李小冬 龙海涛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No.2011ZX07316-0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No.2012AA063404)
曝气密度(即曝气面积占曝气系统服务总面积的比率)是曝气系统重要的参数之一。以标准氧总转移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在小试装置中对不同曝气密度的曝气系统充氧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曝气系统标准氧总转移系数随曝气密度增大而显著增大...
关键词:曝气密度 充氧性能 气泡直径 气泡运动速度 标准氧总转移系数 
不同填料对反应器充氧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年第3期190-192,215,共4页刘晓旭 费庆志 
填料是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关键因素之一。选取悬浮式和悬挂式填料各两种,通过清水曝气实验,测定在不同投加率和进气量的情况下DO的变化,分析填料对曝气池DO的转移速率有无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悬浮式填料而言,选择合适的曝气量,投加率...
关键词:填料 投加率 充氧能力 
扬水曝气技术在水源水质改善中的应用被引量:30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第3期215-218,共4页丛海兵 黄廷林 赵建伟 周真明 何文杰 韩宏大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No.2002AA601140)
扬水曝气技术是新开发的水质改善技术,用于混合上下水层、控制藻类生长、增加水体溶解氧、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将该技术应用于某水源地,其提水效率达到同类设备——同温层曝气器的两倍;控制了水体表层的藻类数量,抑制了藻类的生长...
关键词:扬水曝气器 混合 充氧 藻类 水质改善 
两种曝气设备的清水曝气充氧实验研究被引量:13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张闯 陶涛 李尔 谢荣焕 
佛山市环保局汾江河整治专项资金资助。
根据清水充氧实验计算,比较了微孔雾化软管曝气和射流曝气的充氧动力效率和氧利用率。以及后续实验的结果,最终得出微孔曝气软管曝气是高效节能的河流整治方法。
关键词:充氧动力效率 氧利用率 清水充氧 微孔雾化曝气 射流曝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