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

作品数:115被引量:1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进四靳相木王俊斌高化民刘守英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长在新北京的新人——《杜秀兰》与京郊农业合作化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4年第4期20-25,共6页秦雅萌 
《杜秀兰》的故事取材于丁玲1955年年底在海淀四季青社的访问经验,此时正值京郊农业合作化从初级社向高级社过渡的重要阶段。小说中,京郊农业合作化的历史造就了杜秀兰,激发了她身上代表青年的、文化的与妇女的生命活力;杜秀兰的成长也...
关键词:京郊农业 四季青 初级社 高级社 合作化 人的力量 生命活力 社会主义改造 
论劳动互助组织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
《党的文献》2024年第1期95-104,共10页吴淑丽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乡村社会走向集体化的路径考察与经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9CDJ026。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三大改造中被列为首位。为实现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一般的具体途径上,是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先发展初级社,再逐步过渡到高级社。互助组向初级社的发展,是其中重要的一步,也是历史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造 互助组 初级社 合作化 
《山乡巨变》:“严峻、急切”风云中那朵永开不败、带着露珠的“茶子花”
《读写月报》2023年第13期16-18,共3页邹小千 
“茶子花派”1的代表作家周立波创作的《山乡巨变》(正篇、续篇),以20世纪50年代(1955年至1956年)我国农业合作化高潮为背景,描写了湖南某个山村(清溪乡)从建立初级社到转入高级社的过程和由此带来的由于进行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关键词:《山乡巨变》 周立波 初级社 清溪乡 高级社 合作化高潮 农村社会主义改造  
初级社带动下的互助组第二次大发展(1953-1955年)——以贵州省为中心的考察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1期136-146,M0007,共12页秦世洪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以后,在“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即可带动互助组大发展”方针的指导下,贵州省农业生产互助组迎来了第二次大发展。相比第一次大发展,第二次大发展从注重数量转向质量与数量并行发展,进行内部优化组合,增加社会主义...
关键词:贵州省 互助组 初级社 高级社 第二次大发展 
怀念父亲
《中国工会财会》2022年第4期62-62,共1页陈树华 
我的父亲排行老二,生在兵荒马乱的1923年,当时爷爷给他起“国顺”的名字也许是期望国家能顺顺利利,老百姓能平平安安过上安稳的日子。他在私塾读过两年书,后来因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即使这样在乡邻们眼里也算是一个小“秀才”了。父亲...
关键词:初级社 高级社 钢笔字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三权分置被引量:81
《经济研究》2022年第2期18-26,共9页刘守英 
一、从传统集体化体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启了一个古老农业国向工业国的结构转型,确立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的奋斗目标,(1)中国农民参加了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大试验(杜润生,1998)...
关键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杜润生 结构转型 互助组 初级社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回顾被引量:4
《农村经营管理》2021年第7期17-19,共3页张英洪 王丽红 刘伟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建立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社区型综合性经济组织。它发端于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孕育于互助组、形成于初级社、定型于高级社、强...
关键词: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人民公社时期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乡村社区 互助组 初级社 
1955年春河南省整顿初级社研究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1-15,共5页李贵 
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8CLS021):《乡村治理视域下的河南省农村整社问题研究(1953—1962)》。
1954年河南省农业合作化运动步伐加快,初级社数量有了很•大增长,但由于建社工作粗糙,初级社暴露出许多问题。加之统购统销的进行,使1955年初河南农村的形势非常紧张。为此,1955年春,河南省在中央的指示下,对全省的初级社进行了整顿。经...
关键词:整顿初级社 农业合作化运动 河南省 
合作化时期西南地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收益分配探析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2期24-37,157,共15页范连生 
凯里学院高层次人才深度研究专项课题“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进程与历史经验研究”(GCC2018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是全面体现合作社性质和优越性的重要标志。合作化时期,西南地区根据中央有关初级社收益分配的指示精神和多民族地区的实际,坚持少取多分、按劳取酬和民族团结的原则,正确地处理社与社员之间的关系,努力提...
关键词:合作化时期 西南地区 初级社 收益分配 
饿着肚子送公粮
《文史博览》2020年第4期63-64,共2页刘期贵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施了土地改革政策,没收地主土地,重新丈量土地,凡是分到土地的农户,都要按土地面积向国家交余粮。1953年,逐渐有了“互助组”,即三五户人就可以成立一个互助组,但当时还是有不少人在搞“单干”。1956年进入“初级社...
关键词:互助组 土地改革政策 没收地主土地 公积金 初级社 公益金 农户生产 公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