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标本

作品数:15被引量:6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郭新胜师天元郭艳蕊张秀明张瑞岭更多>>
相关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法人日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滨州医学院学报》《中国肛肠病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优化反应体系提升Phanta DNA聚合酶对非处理标本的检测性能
《生物加工过程》2018年第2期102-108,共7页陈振华 蔡甜 熊晓辉 许文玲 郭晓博 任顺利 韩锦雄 张海如 
江苏省重点领域共性技术攻关项目(苏经信科技(2016)636号)
在食品检测、法医鉴定、分子诊断等领域经常需要对未提纯DNA的非规范处理标本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然而,由于非处理标本中存在多种抑制成分,常见的DNA聚合酶并不能满足非处理标本的检测需求。本研究通过调节添加剂、Mg^(2+)浓...
关键词:PhantaDNA聚合酶 PCR 添加剂 粗品 快速检测 
应用血液混匀恒温器处理标本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18年第3期00040-00040,42,共2页郭彩霞 
血液混匀恒温器可为临床快速、准确提供血细胞检测结果,备受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病人的欢迎。但由于操作环节中某些因素可影响血细胞分析的准确度,导致其结果与临床不符。因此,尽可能控制这些因素已成为临床检验人员的当务之急。本文采用...
关键词:血液混匀恒温器 标本 检验结果 影响分析 
脂肪变性技术处理标本对中低位直肠癌TME术后病理分期的影响
《中国肛肠病杂志》2012年第12期15-17,共3页陆新建 杨关根 
为探讨应用脂肪变性技术处理标本对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后病理分期的影响,回顾2006~2011年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TME的12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按术后标本处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6例)应用...
关键词: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 脂肪变性技术 病理分期 淋巴结 
对不同血氨测定标本处理方法的评价被引量:5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年第2期70-71,共2页齐宁霞 刘静 安良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处理标本后放置时间与血氨测定值的关系。方法将43例测血氨患者的标本不同方法处理、储存,分别放置不同时间后测定其血浆氨浓度。结果所有标本放置时间越长,其血氨浓度越高;未分离标本放置30min内无明显差别(P>0.05),60...
关键词:处理标本 储存 放置时间 血氨 
不同固定液对延迟处理标本的HE制片的影响被引量:1
《温州医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483-485,共3页谢丽微 周玲玲 周伶俐 
目的:观察比较10%甲醛、10%甲醛冰醋酸1:1的混合液及丙酮三种固定液对延迟固定标本的固定效果,为临床病理做出更好的延迟固定标本切片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术中送检标本80例,分别延迟24、48、72h后,相同延迟固定时间标本分别用三种固...
关键词:固定液 染色法 制片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不同处理标本方法对诊断结果的影响被引量:6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年第7期344-347,共4页赵航 湛先保 李兆申 金震东 邹多武 满晓华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不同处理标本方法对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2008年9月间由同一内镜超声医师行EUS—FNA检查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理报告将诊断结果分为明确良恶性诊断、可疑恶...
关键词:内窥镜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细针 细胞学 
分离胶处理标本不适合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氯氮平、去甲氯氮平浓度
《临床检验杂志》2007年第4期295-296,共2页郭新胜 师天元 张红亚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124170744)
目的探讨经分离胶处理的标本,是否适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氯氮平(CZP)、去甲氯氮平(N-CZP)浓度。方法选择临床服用CZP治疗达稳态的住院患者,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分别采集普通管和含有分离胶的血液标本,在HP-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上测...
关键词:分离胶 氯氮平 去甲氯氮平 高效液相色谱法 
条形码技术使用体会被引量:1
《医疗设备信息》2005年第12期68-68,共1页李玲芬 边红放 
关键词:条形码技术 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 采集血标本 工作效率 处理标本 双向通讯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初步体会被引量:6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年第9期652-653,共2页丁红香 陈新宇 李向阳 胡云良 徐晓杰 
目的介绍实验室自动化系统(LAS)应用的初步体会。方法对LAS启用后的工作流程、工作效率、标本的检测周期等进行了比较。结果操作流程明显简化,每人日处理标本量比原来增加近4倍,标本检测周期所需时间从原来的5.5h减少到3h,人为差错率降...
关键词:实验室 自动化系统 临床应用 实验室自动化 系统应用 初步 处理标本 检测周期 工作效率 自动化系统 临床实验室 条形码技术 
促凝剂和肝素处理标本对锂盐浓度监测的影响被引量:1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年第4期253-254,共2页张秀明 尹一兵 郭新胜1453002河南新乡 师天元1453002河南新乡 郭艳蕊1453002河南新乡 高耀东1453002河南新乡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124170744)
目的探讨肝素钠抗凝剂和促凝剂处理标本对血锂浓度监测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服用碳酸锂治疗达稳态的住院患者,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分别采集普通管血液标本和含有肝素钠抗凝剂及促凝剂标本,在IMS972电解质分析仪上测定Li+浓度,比较两者结果...
关键词:处理标本 浓度监测 促凝剂 锂盐 mol/L LI^+ IMS-972 肝素钠抗凝血浆 统计学差异 真空采血系统 电解质分析仪 血液标本 普通血清 显著性差异 抗凝剂 住院患者 方法选择 0.05 快速测定 分离血清 添加剂 碳酸锂 普通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