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高山栎

作品数:65被引量:582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兴良刘世荣何飞卢杰史作民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西藏农牧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自然》《植物科学学报》《冰川冻土》《中国农学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林业局四川森林生态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林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藏东南川滇高山栎天然林的种内与种间竞争指数的海拔差异被引量:5
《林业科学》2022年第8期53-62,共10页姚慧芳 卢杰 曾加芹 罗大庆 张新生 王超 于德水 
科技部国家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生态系统)运行补助项目(2015-2020);西藏农牧学院林学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藏财预指2020-001);西藏农牧学院研究生创新项目(YJS2020-29)。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藏东南地区不同海拔的川滇高山栎天然林的种内与种间竞争指数,揭示海拔对林木竞争指数的影响,为川滇高山栎天然林的经营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根据海拔梯度设置4块川滇高山栎天然...
关键词:川滇高山栎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竞争指数 藏东南 
川西亚高山川滇高山栎林火烧迹地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林业科学》2018年第2期18-29,共12页胡宗达 刘世荣 胡璟 刘兴良 余昊 李登峰 何飞 
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15DFA31440;2012BAD22B01);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重大专项(20140420-201104006)
【目的】探究川西亚高山森林火烧迹地土壤总呼吸速率(Rs)和异养呼吸速率(Rh)的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火烧迹地与对照样地Rs和Rh的变化,为火干扰条件下森林土壤碳循环及其碳排放估算提供依据。【方法】以火烧8年后的川滇高山栎林火...
关键词:川西亚高山 火烧迹地 川滇高山栎林 土壤呼吸 异养呼吸 
川滇高山栎朱颈褐锦斑蛾(鳞翅目:斑蛾科)生物学特性被引量:6
《林业科学》2017年第6期175-180,共6页唐晓琴 臧建成 卢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200);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2015)
【目的】2011年至2013年西藏林芝地区川滇高山栎受到食叶害虫朱颈褐锦斑蛾的严重危害,但文献资料仅有该害虫成虫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记载。研究朱颈褐锦斑蛾的生物学特性和完整的形态特征,以期为该害虫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
关键词:川滇高山栎 朱颈褐锦斑蛾 形态特征 防控 
不同海拔梯度川滇高山栎林土壤颗粒组成及养分含量被引量:15
《林业科学》2012年第3期1-6,共6页胡宗达 刘世荣 史作民 刘兴良 何飞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重大专项(200804001);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4006);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8DFA32070)
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皮条河上游巴郎山3个海拔梯度川滇高山栎林的土壤颗粒组成、总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结果表明:巴郎山川滇高山栎林土壤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属中质地土壤;3个海拔梯度表层土(0~15cm)土壤总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高于亚...
关键词:川滇高山栎 海拔梯度 土壤颗粒 总有机碳 全氮 相关分析 
卧龙巴朗山川滇高山栎灌丛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被引量:66
《林业科学》2010年第3期23-28,共6页陈俊华 刘兴良 何飞 刘世荣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3A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2002CB111504);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2008-16);国家林业局四川森林生态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四川重点实验开放课题"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
以海拔梯度作为一维资源轴,以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计测的状态指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川滇高山栎灌丛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灌丛在整个资源位中占绝对优势;川滇高山栎、平枝栒子、臡妨⒏仕嗳鹣憔哂薪...
关键词:卧龙自然保护区 川滇高山栎 木本种群 生态位宽度 相似性比例 生态位重叠 
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灌丛地上生物量及其对海拔梯度的响应被引量:47
《林业科学》2006年第2期1-7,共7页刘兴良 刘世荣 宿以明 蔡小虎 马钦彦 
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2001010);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2CB111504);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KSCX2-SW-11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Z-SW-319);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001BA510B06);国家林业局四川森林生态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采用标准地和样方收获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5个海拔高度上18个样地的川滇高山栎灌丛生物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用地径(D)、树高(H)估测单株木各器官生物量的适合模型为指数模型和幂函数模型,指数模型最佳,相关系数0.941~0.998;而用D2...
关键词:川滇高山栎 地上生物量 模型 海拔梯度 卧龙自然保护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