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以明

作品数:48被引量:561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人工林岷江上游生物量亚高山生产力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中国水土保持》《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态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林业局四川森林生态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川卧龙岷江冷杉天然林生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响应被引量:6
《四川林业科技》2020年第3期31-38,共8页李旭华 张临萍 何飞 冯秋红 潘红丽 蔡蕾 宿以明 刘兴良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C0502104);四川省省财政专项项目(2019CZZX12);四川省省财政专项项目(2020CZZX04)。
采用典型样带调查法,在卧龙自然保护区邓生阴坡的岷江冷杉天然林内设置不同海拔梯度的样带,分析岷江冷杉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岷江冷杉天然林乔木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关键词:岷江冷杉 海拔梯度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平武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四川林业科技》2017年第4期136-140,共5页李道德 金贵成 张莉 冯月 张庆 彭瑾 张发会 冯秋红 宿以明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系列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激活农村生产要素、促进林农增收的一项重大举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通过对平武县集体林现状分析以及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平武县林权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 问题  
困难地带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9
《四川林业科技》2013年第3期21-25,共5页潘红丽 刘兴良 李君成 张利 代英 杨华 宿以明 骆宗诗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森林-砂防工程治山技术体系引进"(2011-4-77)与"地质灾害多发区滑坡生态毯植被恢复技术引进"(2012-4-74)
受损山体边坡、荒漠化(干热/干旱河谷、退化沙地、贫瘠石质地)等困难立地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造林困难地带和生态治理重点地区,被称为地球的"生态癌症"。我国的困难地带大都位于江河源头,其功能区一般被归为"江河源"和"生态源"。未经治...
关键词:困难地带 工程技术措施 生态恢复 
植被毯边坡防护特点及其研究应用被引量:20
《中国水土保持》2013年第1期30-33,共4页马文宝 姬慧娟 宿以明 刘兴良 何建社 张利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12-4-74)
边坡生态防护不仅能稳定边坡,保持水土,而且节约成本。概述了植被毯边坡生态防护的概念、原理、特点和植被毯的种类,并论述了植被毯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最后建议将植被毯应用到地震造成的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区,以改善震区脆弱的...
关键词:植被毯技术 边坡 生态防护 
石漠化治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5
《四川林业科技》2012年第3期44-47,共4页潘红丽 张利 文智猷 宿以明 刘千里 刘兴良 
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川西南山地石漠化类型划分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2012FZ0024)
石漠化由于其分布面积广,生态环境差,治理难度大,影响程度深,扩展趋势快,而被喻为地球"生态癌症"。本文通过总结全国3年石漠化试点工程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及面临的主要难题,旨在为下一步综合治理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关键词:石漠化 生态恢复 工程治理 
汶川地震区四川自然保护区受损状况与受损栖息地植被恢复技术模式被引量:6
《四川林业科技》2011年第4期83-88,共6页黄云霞 程力 贾程 刘千里 宿以明 唐光 何飞 刘兴良 
林业行业专项(No.201104109);国家林业局四川森林生态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森林和湿地生态回访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本文分析汶川地震受灾区四川自然保护区及其栖息地重要地位,提出了汶川地震灾区栖息地恢复技术模式。
关键词:汶川地震区 野生动物栖息地 恢复技术模式 
输电线路征占林地面积确定的方法探讨被引量:3
《四川林业科技》2009年第6期124-125,110,共3页张建明 宿以明 潘开文 扬井霞 黄斌 
本文分析了输电线路征占林地可研报告中测算的和实际征占用林地面积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提出了林地征占用面积的确定方法以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输电线路 林地征占 面积确定方法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引种番麻的生态适应性及生物量预测模型被引量:10
《生态学报》2009年第9期4820-4826,共7页黎燕琼 郑绍伟 宿以明 龚良春 慕长龙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6BAD03A03)
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引种的番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海拔番麻的株高、冠幅、单株叶片数以及萌芽数等生长指标的调查研究结果,了解其在干旱河谷区的生长分布上限,为该地区与类似地区引种该品种相关物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利用株高...
关键词:番麻 生长概况 生物量 函数模型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人工林根系生物量及分布格局被引量:11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16-18,共3页岳永杰 余新晓 慕长龙 刘兴良 宿以明 郑绍伟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3A03)资助
通过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的测定,研究了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比较分析了不同径级根系比根长、根长密度、根质量密度和根体积比及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岷江柏Ⅰ、岷江柏Ⅱ、榆树、刺槐和辐射松的根桩、...
关键词:干旱河谷 生物量 比根长 根长密度 根质量密度 根体积比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辐射松人工幼林营养元素的研究被引量:6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31-36,共6页严代碧 岳永杰 宿以明 郑绍伟 潘攀 何飞 慕长龙 吴永波 汪明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510B03)
岷江上游干旱、半干旱河谷5年生辐射松人工幼林的营养元素含量、贮量与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辐射松人工林,其生长差异较大,营养元素含量与贮量也存在较大差异;树高不同,营养元素含量也有差异;各器官中元素含...
关键词:干旱河谷 辐射松 人工幼林 营养元素含量 营养元素贮量 岷江流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