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开文

作品数:107被引量:1586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岷江上游花椒化感作用生姜长江上游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生态学杂志》《植物生态学报》《林业科学》《生态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金沙江下游外来入侵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以乌东德和白鹤滩电站库区为例被引量:1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2024年第4期381-392,共12页熊浩荣 邓鑫欣 于江 邓云木 伍小刚 张月华 何秀林 张培春 潘开文 张林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JG-EP-030222001、JG-EP-030222002);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2022XBZG_XBQNXZ_A_003)。
【目的】基于金沙江下游外来物种入侵防控需要,以其干流上乌东德和白鹤滩电站库区为例,调查库区内的外来入侵植物并评估入侵风险,为该区域外来植物入侵防控和生态安全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运用样线、样方调查法结合文献资料掌握...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 入侵现状 入侵风险 指标体系 金沙江 
1988-2018年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4年第6期1263-1274,共12页李旗 陈云江 格桑卓玛 扎西罗布 甘雅文 庄达彬 姚新华 唐天文 孙晓铭 潘开文 张林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303)资助。
农田生态系统兼有碳源和碳汇功能,对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88-2018年农业投入-产出的相关统计数据,研究青藏高原19个市(州)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碳吸收与碳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8-2018年青...
关键词:碳排放 碳吸收 碳足迹 青藏高原 农田生态系统 影响因素 
农业耕作和外来植物入侵对金沙江下游库区新生消落带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环境科学研究》2024年第6期1315-1325,共11页张月华 张凤英 邓鑫欣 于江 肖欣怡 潘开文 张林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No.2019QZKK0303);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No.JG-EP-030222001,JG-EP-030222002)。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新生消落带上农业耕作较为普遍,同时广泛存在外来植物入侵,这可能会对其土壤养分状况产生潜在影响。基于此,以乌东德电站库区新生消落带为研究区域,以淹水后自然形成的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群落为对照,选择典...
关键词:新生消落带 农业耕作 植物入侵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金沙江下游 
金沙江下游乌东德和白鹤滩电站库区外来入侵植物组成和分布被引量:5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年第6期1305-1321,共17页邓鑫欣 于江 熊浩荣 伍小刚 张月华 张培春 何秀林 潘开文 张林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JG-EP-030222001,JG-EP-030222002)资助
外来入侵植物对金沙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构成了较大威胁,但对其本底状况知之甚少.为掌握金沙江下游乌东德和白鹤滩电站库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组成特征和分布格局,进而为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基于83个调查点位上的...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 组成特征 分布格局 金沙江 库区 
成都龙泉山不同林龄香樟人工林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被引量:7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年第5期1151-1159,共9页赵玉林 陈云江 冯毅 扎西罗布 甘雅文 虞超 伍小刚 潘开文 张林 
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S0281);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XZNKY-2021-C-014-Z01);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监测项目资助。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对于生态恢复和城市绿化具有重要作用.以成都市龙泉山不同林龄香樟人工林(10年、20年和40年)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主要养分状况和微生物群落的演变特征,并与该区域的天然常...
关键词:香樟人工林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龙泉山 
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时空动态特征被引量:4
《林业科学研究》2022年第5期123-133,共11页樊志颖 陈康 李江荣 汪汉驹 潘开文 
藏东南林线微气候特征及其对天然更新的影响(XZ2018ZR G-16);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站辐射基准站与冻土自动监测系统建设(502219001);科技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生态系统)运行补助项目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2015-2020)。
[目的]为了验证高山林线的形成机理,探究树木分布上限的限制因素。[方法]本研究以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为研究对象,在其低海拔针阔叶混交林(3500 m)、中海拔适生区(3900 m)和高海拔林线过渡带(4300 m),分别于生长季(7月初)与非生长季(1...
关键词:急尖长苞冷杉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植物化学计量 生长季 非生长季 
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与粮食安全科学考察研究专题进展被引量:7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年第4期813-821,共9页潘开文 何燕 唐亚伟 沈裕虎 张林 潘志芬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303)资助。
介绍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三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专题三“农田生态系统与粮食安全”科学考察背景、总体思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取得的阶段性进展.该专题针对青藏高原地区农业生产中逐渐出现的局部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失...
关键词:青藏高原 农田生态系统 粮食安全 生态功能 气候资源 青稞品质 
青藏高原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被引量:11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年第4期859-868,共10页王梦溪 潘开文 伍小刚 孙晓铭 张林 潘志芬 陈龙飞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303)资助。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人口基数不断增加,在城市用地不断向外扩张以及生态退耕措施的影响下,耕地面积呈逐年减小的趋势.这一现象加剧了农业发展与其他要素间的矛盾,对区域粮食安全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探讨耕地面积时空...
关键词:青藏高原 耕地变化 社会经济 结构方程模型 
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农田杂草丰富度格局变化被引量:6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年第4期897-908,共12页申源 邱鹏 廖梓延 伍小刚 孙晓铭 张林 潘志芬 潘开文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303)资助。
农田杂草是阻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明确农田杂草丰富度分布格局对农业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青藏高原农田杂草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种分布模型探讨基于县域尺度的农田杂草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未来(2050s)的变化,利用逐步回归筛...
关键词:农田杂草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物种丰富度 驱动因子 青藏高原 
基于多算法集合模型预测青藏高原3种常见恶性杂草未来入侵风险被引量:7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年第4期909-919,共11页申源 廖梓延 林可欣 伍小刚 张凤英 张林 潘开文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303)资助。
农田恶性杂草相比普通杂草的传播更为迅速且难以有效防治,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明确典型恶性杂草当前潜在分布面积及未来气候变化下对耕地的潜在入侵风险对农业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农田中的3种常见恶性杂草,即野燕...
关键词:恶性杂草 集合模型 潜在适生区 入侵风险 青藏高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