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

作品数:538被引量:2776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波高美荣陈俊华慕长龙邓良基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水土保持通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川中丘陵区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后的土壤养分特征被引量:3
《水土保持通报》2022年第6期114-120,共7页李杉 马鑫文 吴勇 高东东 肖杰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典型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低排放处理技术集成应用示范”(2021JDZH0030)。
[目的]探究川中丘陵地区施用经无害化处理的生活污水后,不同类型土壤在不同深度土层中各养分指标的变化特征,为农村生活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对三格化粪池处理后的农村生活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在耕地中设...
关键词:生活污水 资源化利用 土壤养分 川中地区 
川中丘陵区桤木、柏木对紫色土风化与养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水土保持通报》2021年第6期34-42,共9页陆传豪 邓利梅 崔荣阳 汪璇 周涛 刘刚才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紫色土坡耕地施肥的限量值及增效技术”(2021YFN0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气候变化对紫色土容许土壤流失量的影响”(41471232)。
[目的]研究川中丘陵区桤木、柏木树种对紫色土风化与养分特征的影响,为该区水土流失防治与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川中丘陵区万安小流域为研究区,以桤木、柏木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调查、剖面挖掘采样等方法,研究桤木、柏木对...
关键词:川中丘陵区 桤木 柏木 紫色土 风化 养分 
桤柏混交林林下植被结构及生物量动态被引量:8
《水土保持通报》2008年第3期44-48,共5页吴鹏飞 朱波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33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415202)
林下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以及演替、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15,20,25a桤(Aluns cremastogyme)柏(Cupressus funebris)混交林和由桤柏混交林演替而来...
关键词:川中丘陵区 桤柏混交林 林下植被 结构 生物量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异评价研究被引量:21
《水土保持通报》2007年第3期111-115,共5页花利忠 贺秀斌 朱波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0671120);国家973项目(2003CB415201)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Arc/Info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相结合进行了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的估算。以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的截流村小流域(简称截流村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实地调查资料及地形、土地利用、土壤和...
关键词:GIS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土壤侵蚀量 川中丘陵区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产沙的塘库沉积研究——以南充流溪河为例被引量:7
《水土保持通报》2005年第4期50-52,102,共4页伏介雄 贺秀斌 文安邦 齐永青 张信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015);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3-SW-422;KZCX3-SW-300);973项目(2003CB415802)
报道了川中丘陵区小流域产沙塘库沉积研究的初步结果.研究表明,南充流溪河流域内平均小流域淤沙模数762 t/(km2·a),淤沙模数随流域面积增大而减少的趋势不明显,小流域泥沙输移比显然远高于前人报道的0.10~0.27,土壤侵蚀速率远低于全国...
关键词:川中丘陵区 小流域 塘库沉积 侵蚀产沙 
川中丘陵区人工林土壤结构性及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被引量:13
《水土保持通报》2005年第3期25-28,共4页张保华 徐佩 廖朝林 何毓蓉 王青 
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3-SW-330);中科院研究生科学与社会实践项目
为分析川中丘陵区人工林下土壤侵蚀现象较为严重的原因,在中国科学院盐亭农业生态试验站取土样分析了土壤结构性,研究了其与表层土壤侵蚀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差、非毛管孔隙数量少;表层土壤侵蚀率(SER)...
关键词:川中丘陵区 人工林 土壤团聚体 土壤孔隙 土壤侵蚀率 
川中丘陵区侵蚀产沙的尺度单元及其研究方法被引量:7
《水土保持通报》2004年第3期18-20,共3页贺秀斌 张信宝 文安邦 
973项目(2003CB4152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C-33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创新前沿项目
川中丘陵区地表以紫色沙页岩风化形成的紫色土壤为主,基岩风化剥蚀过程与流失过程交替进行.该区垦殖率高,植被盖度低,地形破碎,土地利用结构复杂,土壤侵蚀严重。根据川中丘陵区的景观特征和土地利用格局,认为地块应为该区土壤侵蚀研究...
关键词:川中丘陵 土壤侵蚀 尺度单元 地块 支毛沟 
浅谈川中丘陵区的地埂利用被引量:1
《水土保持通报》1991年第3期56-59,共4页江光富 
本文把地埂作为一种土地资源。论述了川中丘陵区的地埂利用,应促进以饲用植物为核心的经济开发,并服务于“水土保持型农田防护植被网”的建立。文章还论述了桑树在地埂利用中的地位及植被结构优化原则,植物种类选择和影响结构设计的因素。
关键词:地埂 应用 水土保持 饲用植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