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玺

作品数:68被引量:13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鲍音曹永年刘浦江陈晔春花更多>>
相关机构:赤峰学院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皇帝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闲趣——乾隆印章知多少?
《中国宝玉石》2020年第1期124-125,共2页
秦代一枚传国玺+六玺唐代一枚传国玺+八玺宋代十四宝(玺)元代八宝(玺)明二十四宝(玺)清二十五宝(玺)而酷爱文学、书法的乾隆皇帝,所拥有的玺印,达到1800多方.自秦至隋,皇帝有六玺及一枚传国玺,传国玺几乎无实用,其余六方,不同玺的功用不...
关键词:传国玺 玺印 闲章 乾隆皇帝 功用 
传国玺、秦始皇小玺与“乾隆宸翰”
《东方收藏》2017年第11期84-86,共3页李建国 
2017年9月26日,法国媒体《欧洲时报》报道称,Primardeco拍卖行披露,乾隆皇帝一枚玉玺“乾隆宸翰”日前在图卢兹以98万欧元(约771万人民币)拍卖成交,若算上手续费最终高达122.5万欧元,而买主是位中国人。我也想简单淡谈中国古代...
关键词:乾隆皇帝 秦始皇 拍卖行 中国人 人民币 图卢兹 手续费 玉玺 
历史没有真相
《课外阅读》2017年第9期54-57,共4页马未都 
项羽火烧阿房宫出自杜牧赵匡胤黄袍加身一夜就做了皇上。做了皇上以后,事情就没那么好办了。要平定江山,就得让人家都服气。做了皇上,舒服了,闲着没事,赵匡胤就到后院打鸟。这鸟打得正高兴呢,群臣要求相见,说有急事,皇上赶紧就回来了。...
关键词:火烧阿房宫 传国玺 行玺 秦始皇本纪 清代皇帝 群臣 修文偃武 平民百姓 以文 告诉我 
从印学的角度审视传国玺
《中国书法》2009年第5期38-41,共4页赵宏 
一块美玉雕琢成的玺印,因被赋予了"传国"功能而受到后人的膜拜、觊觎,充满神秘色彩。本文结合文献与实物,拟以印学研究的角度,从传国虫的名称、字体、尺寸诸方面对传国皇加以解读,结论是传国玺在东汉时期才具备"传国"功能,它虽然早已亡...
关键词:传国玺 印学 皇帝信玺 封泥 封禅 
清初“传国玺”造假案
《中华遗产》2007年第3期16-17,共2页胡忠良 
实际上,那个皇太极时代的“传国玺”压根儿就是个假货。难怪当年皇太极搞“迎宝受宝”仪典时,没有让一个汉籍官员参加。后来乾隆皇帝上台后,就将当年造假的证据一劳永逸地销毁了。
关键词:清初 乾隆皇帝 皇太极 官员 
元传国玺传承始末
《松州学刊》2005年第6期51-55,共5页鲍音 汪冬岩 
"北元"是否消亡于1388年,元传国玺的传承当是"证据"的重要方面。中国皇帝向来以传国玺作为皇权象征,表"天命所归"。1635年林丹汗子额哲将元传国玺呈献给皇太极。
关键词:传国玺 林丹汗 北元 中国皇帝 额哲 彻辰汗 朝庭 应昌 元惠帝 答里巴 
玺·符·节
《现代中文学刊》1994年第4期39-40,共2页艾荷 
玺、符、节都是古代帝王的凭信之物,而用途不同。现略作解说。壹·玺玺是古代帝王的印信。《说文》:"玺,王者之印也。"但在秦以前,玺为印的通称,卿、大夫、士的印也称玺,皆可以金玉制作,玺纽皆可随其喜好而制成龙虎形;秦以后。
关键词:古代帝王 行玺 皇帝信玺 高祖本纪 历代帝王 传国玺 持节 朱虚侯 昌邑王 汉官仪 
和氏之璧与秦汉传国玉玺
《文博》1993年第2期47-52,共6页郭宝发 李秀珍 
和氏之璧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件无价之宝,号称“价值连城”,乃“天下所共传宝也”。而秦汉传国玉玺,更是“受命于天”,皇权之所系。这两件至宝之间有何关系呢?这二者究竟又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 长期以来。
关键词:传国玺 受命于天 行玺 皇帝信玺 中国历史 赤眉军 秦王 刘盆子 霸上 元后传 
也谈传国玺失传之谜
《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97-97,共1页周庆康 
1984年初,翻阅北京出版的《青年科学家》,见到栾秉璈同志撰《和氏璧失传之谜》一文,内中解谜之处,不免牵强,试谈拙见请教。传国玺失传于哪个朝代?笔者认为:镌刻在和氏璧上的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乃解谜之重大线索。在大量的...
关键词:国玺 和氏璧 青年科学家 失传 皇帝 永昌 史料 旧五代史 出版 线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