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汗

作品数:98被引量:4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希都日古聂晓灵达力扎布陈安丽樊志强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傍晚敲门的女人(第一回月下敲门)
《老年世界》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王建中 
故事背景准格尔东部黄河沿岸,有很多地方岸段千尺,壁立峰直,一去数里,飞鸟渡绝,人烟罕至。清朝,河源望断,荒烟蔓草,多为虎狼出没之地。一些庇手偏偏选在这些地方,祭汗固少召便是。察汗固少召是后来的名字,据传与林丹汗有关。林丹汗出入...
关键词:林丹汗 黄河沿岸 准格尔 故事背景 喇嘛洞 蒙古人 鄂尔多斯 
清代蒙古文史著对“传国玉玺”的书写被引量:1
《历史研究》2023年第5期86-104,M0005,共20页惠男 
皇太极所获林丹汗“传国玉玺”,对蒙古人而言具有政权更迭的象征意义。清代满蒙文档案,以及《蒙古源流》《金轮千辐》《水晶鉴》等十余部成书于17—19世纪的蒙古文史著中有关皇太极获玺事件的记述表明,在清廷无意以“传国玉玺”促成蒙...
关键词:“传国玉玺” 蒙古诸部 林丹汗 历史书写 政治认同 
蒙藏合璧《林丹汗碑铭》之考
《中国蒙古学(蒙文)》2023年第5期122-132,共11页全荣 金晓 
1625年格勒珠尔根城之战的真相——兼考筑城背景及城名含义
《清史研究》2023年第3期39-49,共11页玉芝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蒙古高原历史地理研究”(14DZB037)的阶段性成果。
1623年,嫩科尔沁最高首领奥巴在努尔哈赤唆使下称汗,次年又与后金结成反林丹汗联盟,并在努尔哈赤建议下在嫩江左岸修筑格勒珠尔根城(意为“无畏城”),以防备蒙古大汗林丹汗。恰在此时,林丹汗堂叔扎尔布台吉等投奔奥巴,使双方矛盾加剧。1...
关键词:格勒珠尔根城之战 林丹汗 嫩科尔沁 后金 
蒙藏文史籍所记林丹汗宗教信仰问题辨析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23年第1期146-159,共14页达力扎布 
清前期蒙、藏文史籍中都充分肯定林丹汗的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信仰并颂扬其在传播黄教方面的贡献。自乾隆四年成书的达尔玛固始喇嘛《金轮千辐》开始否定和诋毁林丹汗的黄教信仰,称其率领察哈尔部西迁是欲入藏消灭黄教。之后,诸多喇嘛...
关键词:林丹汗 蒙古文史籍 黄教 
解析却英多吉笔下的察哈尔
《藏学学刊》2021年第2期382-398,466,467,共19页郎加 
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和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专项资助(2021PTJS09)。
第十世噶玛巴却英多吉的自传《菩萨譬喻经出离法门名闻三界之大法鼓》(简称《大法鼓》)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已经有不少学者据此对他的生平和艺术创作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大法鼓》中有关察哈尔部分的记载进行了解读,对几位重要的历史人...
关键词:文学色彩 察哈尔 林丹汗 譬喻经 渥巴锡 艺术创作 噶玛巴 喀喇沁 
林丹汗西迁“土白特”灭格鲁派考被引量:1
《中国藏学》2021年第1期59-66,共8页达力扎布 
察哈尔部林丹汗为躲避后金军征伐,于1632年率领部众从明宣府、大同边外迁至黄河河套及其迤西地区驻牧。1634年年初,自套西再迁"土白特"(西藏),途中病逝于大草滩。文章认为林丹汗率部众西迁"土白特",是为躲避后金军攻击,寻求立足之地,而...
关键词:林丹汗 察哈尔 土白特 格鲁派 
元朝宴乐乐队遗音与东蒙四国合奏乐队探源
《市场观察》2020年第4期20-25,共6页包雪峰 男丁娜 
东起嫩江流域,南至长城以及天山北麓、西及中亚、北连叶尼塞河上游与贝加尔湖周围地区,自古为游牧民族生息繁衍之地,广阔草原上更迭称霸的各个部落,成为推动此地区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一区域繁衍生活着操阿尔泰语系的匈奴、突厥、东...
关键词:古乐器 游牧部落 林丹汗 火不思 
藏文史料中有关林丹汗的问题探讨
《中国藏学(藏文版)》2019年第4期40-55,共16页格桑达尔基 
在藏文史料中,有关林丹汗的名号、逝世原因和地点、信奉的藏传佛教教派等问题存有很多疑点,甚至将他与绰克图台吉的事迹相混淆,文章通过对相关各种文献的比较,就上述几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林丹汗 名号 逝世原因 逝世地点 
17世纪20~30年代喀尔喀蒙古与沙俄的关系——以林丹汗西迁为中心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75-79,共5页姑茹玛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子课题“蒙古部落史丛书·喀尔喀史略”(编号:BJXM2013-79)
16世纪以来,沙俄推行东侵政策,开始向西伯利亚进军。喀尔喀蒙古与俄沙的往来是随着沙俄东扩而开始的,双方的关系在17世纪前20年非常活跃。喀尔喀蒙古与沙俄的关系与喀尔喀右翼扎萨克图汗部所属的和托辉特部联系在一起,“阿勒坦汗”最早...
关键词:17世纪二三十年代 喀尔喀蒙古 沙俄 林丹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