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玺

作品数:68被引量:13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鲍音曹永年刘浦江陈晔春花更多>>
相关机构:赤峰学院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徽宗时期古器鉴藏及其政教寓意——以徽宗三宝对“传国玺”“鱼虫篆”的参用为核心
《书法学刊》2024年第5期76-84,共9页谭二洋 
徽宗在位时期,思追上古,曾举国家之力,搜求三代古器。由于品类繁多,数量庞大,在采收标准、鉴定机构、鉴定人员、贮藏著录等层面皆有开拓和建树,使该时期的古器鉴藏呈现出趋于完备和成熟的特征。其时古器鉴藏虽具有较强的学术特征,但加...
关键词:古器收藏 传国玺 鱼虫篆 徽宗三宝 政教寓意 
释契丹“传国玺”
《北疆文化研究》2024年第3期69-72,共4页高福顺 魏臻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编号:21VGB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中国文化融合发展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建构”(编号:2022CXTD02)
“传国玺”为秦始皇始作,丞相李斯亲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被赋予古代中国历代正统王朝国家在王朝国家嬗替进程中的合法性的正统地位之文化象征意义,为历代君臣所推崇。辽太宗从后晋石氏所获得的“传国玺”,虽非秦“传国玺”,但辽朝...
关键词:传国玺 正统 王朝国家 
近四十年来传国玉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4年第2期58-65,共8页苗凌毅 徐卫民 
传国玉玺,也称传国玺、受命玺,继夏商周的“九鼎”之后成为象征中国古代政治权力正统的国家信物。自传国玉玺在《汉书》中出现以来,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热点,历代治史者对它的来源、材质、印文、流转等方面进行了颇为详细的讨论,其中《...
关键词:传国玺 治史者 夏商周 中国古代政治 回顾与反思 传国玉玺 《旧唐书·经籍志》 
“玺”字内涵之流变
《汉字文化》2024年第4期117-119,共3页洪寅欣 
作为一种特殊的印,玺是具有特殊政治涵义和象征意义的物件。自秦汉以来,玺作为帝王所用之印,长期与帝王的身份和权力联系在一起,成为代表正统性的政治符号。可以说在一般认知中,自秦以后,玺与帝王、政治、权力等便深度绑定在一起。然而...
关键词: 传国玺 政治内涵 
从和氏璧到传国玺,关于其出处和种属的猜想
《中国宝石》2022年第2期156-160,共5页黄景路 
和氏璧是史上最富传奇的宝物之一,堪称中华文化史的千古谜团,一直萦绕在集体记忆当中。在春秋战国,它为什么没被陪葬?它为何会被秦始皇选中制作传国玺?它为何在传说中代代相传?它到底是什么宝石?本文作者参考相关古代文献、对应现代宝...
关键词:传国玺 宝石学 古代文献 中华文化史 春秋战国 集体记忆 秦始皇 猜想 
“五胡次序”与“自造正统”:十六国政权的玉玺之争被引量:4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72-77,共6页岳凯峰 
“玉玺”是秦汉帝王实现皇权传承的主要政治凭证,也是历朝历代宣示正统性和合法性最重要的凭信。西晋灭亡后,五胡乱华,北方政权林立,频繁更替。各政权对秦汉魏晋以来一脉传承的传国玺和六玺展开激烈争夺,先后历汉、前赵、后赵、冉魏四朝...
关键词:五胡 正统 十六国 传国玺 六玺 
传国玉玺浮沉录
《民间传奇故事》2022年第4期30-33,共4页郭宝山 
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是秦代丞相李斯本始皇帝之命,用蓝田玉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其方圆四寸,上组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水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关键词:始皇帝 传国玺 五龙 蓝田玉 李斯 受命于天 正统 篆字 
传国玺、斩蛇剑、孔子屐、王莽头与汉朝的政治思想
《唐都学刊》2021年第3期65-70,共6页付开镜 
传国玺、斩蛇剑、孔子屐是西汉时期的三件富含政治功能的国宝,王莽头是东汉时期具有政治功能的国宝。这四件器物经过政治符号化运作,成为汉朝政治思想的象征之物。传国玺代表汉朝建立源于天意;斩蛇剑代表汉朝建立者刘邦具有天授的异能;...
关键词:汉朝 传国玺 斩蛇剑 孔子屐 王莽头 政治功能 
抢公章,也曾是朱元璋的心病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20年第7期26-27,共2页王犀知 
朱元璋一直有个执念,想要抢前朝的公章--传国玺。玉玺是个好东西,古代皇帝得拿到玉玺,才能证明自己是名正言顺、天命所归。说白了,玉玺就是盖文件时摁的那个红戳子。但是玉玺被一代代的人神话了,玉玺在手,天下我有,如果没有,不合礼法。...
关键词:朱元璋 传国玺 名正言顺 玉玺 公章 
传国玉玺与清朝正统论的几个问题被引量:5
《清史研究》2020年第3期109-118,共10页蔡名哲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满文本〈满洲源流考〉研究》(项目号BBZZKY-2019049)资助。
制诰之宝在明清易代之际扮演了重要角色。当时皇太极君臣视该玺为秦玺,故其继统乃来自汉唐以来诸王朝。当得玺的消息传出,还出现该玺为掌教符印之说,并为清朝所接受。入关后清朝淡化该玺之重要性,并视之为元玺,乾隆皇帝更称大清得统在...
关键词:传国玺 制诰之宝 大清 正统论 交泰殿宝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