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质过程

作品数:322被引量:103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余国琮刘有智陈建峰焦纬洲袁希钢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化工进展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鼓泡流态化气泡间相互作用下相间传质过程的模拟被引量:1
《化工进展》2023年第6期2828-2835,共8页章凯 金捍宇 刘思宇 王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6060)。
气泡-乳化相相间传质行为是流化床反应器设计与调控的关键问题,气泡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相间传质过程的复杂性。本文利用CFD-DEM方法对三维射流鼓泡床内垂直分布的双气泡传质过程展开模拟,基于建立的对流-扩散传质系数独立确定方法,分析...
关键词:流态化 介尺度 气泡 传质 CFD-DEM方法 
臭氧氧化动力学模型及反应器建模研究进展被引量:2
《化工进展》2022年第S01期556-570,共15页马云飞 王建兵 贾超敏 邢懿心 柯述 张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60007)。
臭氧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同时兼具绿色环保、工艺流程简单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而臭氧化模型的构建可以实现对污染物减排的有效预测,对于臭氧化处理污水的工程应用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臭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着重综...
关键词:臭氧 传质过程 动力学 模型预测控制 化学反应器 
新型旋转填料床强化气膜控制传质过程被引量:5
《化工进展》2014年第9期2315-2320,共6页谷德银 刘有智 祁贵生 师小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376229;21206153)
转子结构为相互嵌套填料环的新型旋转填料床是基于强化气膜控制传质过程的新型高效传质设备,可适用于受气膜控制的吸收、精馏和低浓度工业气体的净化等过程。分别以化学吸收体系CO2-NaOH和物理吸收体系NH3-H2O测定了不同气量、液气比和...
关键词:新型旋转填料床 气膜控制 气相传质系数 传质 
三相生物流化床技术现状及其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化工进展》2012年第12期2775-2779,共5页田婷 陆金仁 包木太 王凯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181);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2010GSF10617)项目
作为一种新型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从流体力学性能、气液传质特性、反应器结构设计、生物载体等方面对三相生物流化床的技术特点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表明该类反应器在内部流体力学特征和传质...
关键词:三相生物流化床 流体力学特性 气液传质过程 生物载体 含油废水处理 
气液传质及反应装置研究进展被引量:4
《化工进展》2003年第8期841-844,共4页宋云华 初广文 陈建铭 陈建峰 
在介绍了自常规塔设备到超重力设备 ,再到一种新型气液传质及反应设备———涡旋脉冲式反应器的发展过程的同时 ,重点介绍了涡旋脉冲式反应器的基本结构、技术特点及研究进展 ,指出了涡旋脉冲式反应器在气液传质过程及纳米粉体制备上的...
关键词:反应装置 研究进展 涡旋脉冲式反应器 气液传质过程 纳米粉体 制备 
亲脂性药物电致孔下经皮传质过程的强化
《化工进展》2003年第z1期202-205,共4页蒋国强 昝佳 戚明 林莹 丁富新 
教育部高校博士点专项基金(No.20020003056)
分析了亲脂性药物在电致孔产生的局部传输区域(LTRs)以及真皮组织间的传质过程,指出药物在LTRs中的溶解扩散速率较小、在皮肤中的积累是限制药物渗透的主要原因.为了阻止药物在皮肤中的积累,应用表面活性剂SDS对LTRs进行修饰,同时提高...
关键词:经皮给药 电致孔 表面活性剂 亲脂性药物 
双矩鞍环(TH-Ⅲ)型颗粒填料在气液传质过程中的传递性能研究被引量:2
《化工进展》2003年第z1期53-56,共4页钱建兵 朱慎林 
在内径为φ600mm的有机玻璃塔中,对φ38的双矩鞍环(TH-Ⅲ)型乱堆填料的流体力学性能和传质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NR1.5#散堆填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双矩鞍环颗粒填料具有更为优良的流体力学性能和传质效率.
关键词:双矩鞍环填料 流体力学 传质效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