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作品数:91被引量:18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严谨袁萍谢永和谢中清严仁军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船海工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三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被引量:16
《船海工程》2014年第1期18-20,共3页严谨 张娟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改项目(525001009);广东海洋大学教改项目(XJG201111)
介绍广东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育人实践过程中,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海洋发展需求,坚持走依托行业、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三能"应用型人才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三能”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案优化 
石油特色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被引量:1
《船海工程》2014年第1期21-24,共4页李昌良 陈建民 张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改革项目
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办学定位和市场人才需求状况,分析以海洋石油为特色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提出在新形势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构想。
关键词:石油特色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复合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究被引量:6
《船海工程》2012年第6期116-118,共3页王丽铮 袁萍 严仁军 谢中清 
针对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复合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析原有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整合学科和科研优势资源,建立"多维一体"人才培养新体系。
关键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复合型工程创新人才 “多维一体”培养体系 
船海工程专业复合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理论课程体系探索被引量:3
《船海工程》2012年第6期129-131,共3页袁萍 王丽铮 严仁军 谢中清 
探讨基于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复合型工程创新人才"多维一体"培养新体系的理论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提出理论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以期为后续深化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复合型工程创新人才 培养体系 理论课程 体系架构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14
《船海工程》2012年第6期134-137,共4页刘英学 刘文白 张宝吉 
上海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与沪东造船集团合作,研究制定专业理论+工程实践的"3+1"模式,建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卓越航运类工程人才课程体系,通过现代先进制造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系统等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船舶工程师的基...
关键词:人才培养 卓越工程师 内涵建设 工程实践 课程体系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船海工程》2012年第6期174-175,195,共3页许娜 丁刚 
针对山东交通学院等新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在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讨论分析了符合专业发展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培养模式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应用型人才 
《船海工程》2012年总目次
《船海工程》2012年第6期I0001-I0005,共5页
关键词:船舶柴油机 船用柴油机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FPSO 目次 
《船海工程》2011年总目次
《船海工程》2011年第6期I0001-I0005,共5页
关键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船舶工程 刘家新 目次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被引量:10
《船海工程》2011年第4期46-47,共2页张会霞 郭廷良 
针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现状与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讨论分析专业教育教学如何适应我国船舶工业迅猛发展的形势,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提出设想。
关键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培养模式 教育教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被引量:8
《船海工程》2011年第4期48-50,共3页黄亚南 刘大路 孙风胜 张亚 于欣 
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关于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方式和方法、综合素质训练、毕业设计选题、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教学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船舶与海洋工程 培养体系 应用型人才 实践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