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痈

作品数:34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贺泂杰欧阳东云何贤辉贺奋义田福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江苏新岚实业有限公司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江苏集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养生》《江西中医药》《人人健康》《家庭医学(上半月)》更多>>
相关基金: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豆汤经验辑录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4年第8期58-58,共1页薛良 
三豆汤原载南宋朱佐的《朱氏集验方》卷七,组方为乌豆、赤小豆、绿豆各等分,功效祛湿稀痘。适宜防治夏季湿热引起的中暑、热痱、疮痈等。近年来,有人根据宋代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中“三豆饮子”主治痘疮瘟疫的记载,将此方用于防治手足...
关键词:手足口病 庞安时 三豆饮 此方 疮痈 祛湿 朱氏集验方 三豆汤 
仙人掌外用验方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3年第10期52-53,共2页欧阳军 
仙人掌,别名龙舌、神仙掌、观音掌、霸王树,为仙人掌科植物,其同属中类似植物亦泛称仙人掌。仙人掌不仅是观赏植物,其果实及茎肉均可入药。药理研究表明,仙人掌含三萜苹果酸、琥珀酸,体外实验证实其对金葡菌及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中医...
关键词:肺热咳嗽 行气活血 疮痈 仙人掌 跌打损伤 乳腺增生 体外实验 霸王树 
体虚乏力,喝点葱枣汤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23年第2期70-70,共1页风华 
很多中老年人体虚乏力、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不妨喝点葱枣汤。此方制作简单、取材方便,具体做法为:取葱白若干、大枣20枚,葱白洗净切段,大枣洗净切半:二者共同放入水中煎煮,起锅前加白糖适量即可。葱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可用于感冒...
关键词:发汗解表 体虚 枣汤 此方 疮痈 补中益气 失眠 消化不良 
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2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22年第6期920-920,共1页李贺 陈任 
何首乌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常见易得中药,临床上生首乌主要用于治疗风疹、疮痈、瘰疬等病症;制首乌则治疗血虚、须发早白、眩晕耳鸣等虚证。近年来,何首乌或含何首乌制剂导致患者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等不良反应的事件逐渐增多,被越来越多中...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 须发早白 肝病专家 眩晕耳鸣 制首乌 生首乌 疮痈 何首乌 
中药零食不是人人可吃(三)
《湖南中医杂志》2021年第9期134-134,共1页陈旭华 
枸杞具有清肝明目、降血糖、抗疲劳、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枸杞可直接食用,也可用来煲汤,与菊花搭配泡茶,还可用来煮粥。不过,经期女性过多进食枸杞,可能会增加月经量;另外脾胃不好的人常吃枸杞,会导致消化不良。金银花可用于治...
关键词:发疹 清肝明目 疮痈 咽喉肿痛 消化功能 口腔溃疡 月经量 直接食用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三 “吕祖破气法(二)”“仙人拔剑”导引法
《家庭中医药》2021年第8期54-55,共2页谢青云 
"吕祖破气法(二)"导引法原文专治久疖。以身端坐,左拳拄左胁,右手按右膝,专心存想,运气于病处,左六口,右六口。简析此式专治"久疖","久疖"又称"久痈",中医认为是"人之肌肉皮肤,待气血以温养,痈久不瘥,热毒未尽,风冷乘之,客于疮孔,肌不得...
关键词:左胁 疮痈 邪气 导引法 温养 吕祖 气血 
羊耳菊被引量: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刘毅 
别名:白牛胆、羊耳菊、马甘蔗、山白芷。基原:菊科旋复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羊耳菊Inula cappa(Buch.-Ham.)DC.的根、叶。生长环境:向阳荒山、草丛、灌丛中。云南分布:全省各地。性味:苦、温。功效:行气活血,祛风止痛,解毒生肌。主治:偏...
关键词:内脏出血 羊耳菊 旋复花 偏正头痛 行气活血 疮痈 牛胆 祛风止痛 
贝母论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年第16期60-60,共1页
贝母苦寒之性,泻热凉金,降浊消痰,其力非小,然轻清而不败胃气,甚可嘉焉。其诸主治,疗喉痹,治乳痈,消瘿瘤,去努肉,点翳障,敷疮痈,止吐衄,驱痰浊,润心肺,解燥渴,清烦热,下乳汁,除咳嗽,利水道。《伤寒论》卷四方“白散”:桔梗、贝母各三分...
关键词:痰涎壅盛 烦热 翳障 喉痹 泻热 胃气 脉沉 疮痈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家庭中医药》2020年第8期53-55,共3页孙川 
每年夏秋季节,随着气温和湿度的增高,医院门诊的皮肤病就多了起来,疮痈舟疔、湿疹、皮炎、廉子与昆虫叮咬引发的继发感染以及烧伤、烫伤等都有。这是因为夏秋天气炎热潮湿,为各种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之夏天皮肤裸露...
关键词:阳光曝晒 正常呼吸 昆虫叮咬 疮痈 炎热潮湿 皮肤细胞 皮肤病 酸碱平衡 
苗药虎杖提取物-大黄膏外敷治疗疮痈肿毒证被引量:1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年第6期17-18,共2页于海龙 石昌熙 田明达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课题(QZYY2017-065)
目的:为苗药虎杖提取物-大黄膏临床治疗疮痈毒肿证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抽取我院疮痈肿毒患者100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共1~100号,取其中任意数字进行标记并将所选数字除以3,余数为基数归到治疗组(大黄膏),若余数为0或偶数归到对照组(...
关键词:虎杖 金黄色葡萄球菌 疮痈毒肿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