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记忆

作品数:457被引量:71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卫岭赵静蓉魏巍李厥云袁龙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同情者》中战争难民的创伤记忆书写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7期28-30,共3页云玲 
阮清越的《同情者》主要叙述了越南战争带给难民以及后代的创伤记忆。本文运用文化记忆和创伤理论,分析小说如何通过一个参与越战的“双面人”的回忆录,叙述战争带给平民和难民的各种痛苦记忆,包括被毁灭的家园,人的流离失所,以及他们...
关键词:阮清越 《同情者》 越战 创伤记忆 伦理诉求 
论《长日将尽》的创伤记忆书写被引量:2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7期135-138,共4页缪思敏 
创伤是石黑一雄代表作《长日将尽》的一个重要主题,作品以史蒂芬斯的个体视角对自己的创伤记忆进行了闪回和反思。该文本描述了主角创伤记忆的三大表现:疏远父子之情、抗拒两性感情、盲从个人职业理念,以及通过个人六天外界旅行和回顾...
关键词:《长日将尽》 创伤记忆 创伤修复 石黑一雄 
论《往事随行》中大屠杀创伤的后现代叙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3期36-39,共4页唐雪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19ZDA296)阶段性研究成果。
卢旺达作家吉尔伯特·加托雷的《往事随行》聚焦于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亲历者在后屠杀时期的生活,揭示大屠杀亲历者长期遭受心理创伤折磨而始终无法恢复正常生活的悲惨境地。作者打破传统的写作模式,采用多重叙事视角和元小说的叙事方式...
关键词:创伤记忆 卢旺达大屠杀 后现代叙事 
大屠杀创伤记忆与文学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3期51-53,共3页信慧敏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4YJC752024);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2014SJD04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NR2015016)资助
纳粹大屠杀无疑是人类现代文明史上一次最为惨烈的杀戮,但这段创伤记忆在"二战"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处于被压抑和遗忘的状态,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中。本文讨论大屠杀创伤记忆的内容、成因,探究大屠杀书写的文...
关键词:纳粹大屠杀 文化创伤记忆 大屠杀文学 
奥尼尔剧作的女性形象与女性观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年第6期99-101,共3页卫岭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奥尼尔戏剧的文化叙事"(12YJA752027)的阶段成果;"江苏省社科基金:奥尼尔戏剧的文化叙事研究"(11WWD013)的结题成果
本文对奥尼尔悲剧创作三个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和剖析,通过深入奥尼尔的传记和创伤记忆,分析奥尼尔女性观的嬗变,探讨他的地母崇拜和对女性形象、母亲形象关注的深层次原因,从而论证奥尼尔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伟大作家。
关键词:奥尼尔 女性形象 女性观 创伤记忆 地母神话 
驱除心中的魔——尤金·奥尼尔的创伤记忆与《驱魔》人物原型分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年第8期9-11,共3页袁龙 卫岭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奥尼尔戏剧的文化叙事"(12YJA752027);2011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奥尼尔戏剧的文化叙事研究"(11WWD013);2012年苏州大学"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奥尼尔戏剧的女性主义研究"(CXLX12_0769);2013年度"苏州大学第十五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奥尼尔的创伤记忆与女性观之嬗变"(KY2013035A)的阶段性成果
取材于尤金·奥尼尔早年自杀经历的剧本《驱魔》在失传九十年后于2012年重获"新生",该剧也涉及他与第一任妻子凯瑟琳·詹金斯的婚姻与父亲詹姆斯·奥尼尔的不和等早年经历,极具自传性。本文在细读《驱魔》一剧的基础上,从奥尼尔的创伤...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 《驱魔》 创伤记忆 人物原型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