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转移

作品数:6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何建坤周立孟浩覃永毅李应博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广西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研究》《科学学研究》《中国科技论坛》《科技进步与对策》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基于创新平台建设的地方高校创新能力转移被引量:14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7期184-186,共3页覃永毅 
高校和企业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应通过特定的制度安排,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转移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对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国家的整体自主创新...
关键词:地方高校 创新能力 创新平台 创新能力转移 
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机理分析被引量:3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8期189-192,共4页孟浩 王艳慧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DFB030294);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Z0004094040112)
研究型大学如何有效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是政府、专家、学者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创新能力桶"分析了研究型大学、企业及政府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运用"创新能力转移桶"研究了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的转移过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创新能力转移 创新能力桶 创新能力转移桶 
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及其对策被引量:9
《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15-22,共8页何建坤 孟浩 周立 吴玉鸣 李应博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模式与制度安排研究"(课题批准号:DFB030294);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研究型大学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项目批准号:Z0004094040112)的研究成果
研究型大学的技术转移对于推进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关键是向企业转移创新能力,研究型大学的"四大创新平台"是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与实现大学向企业进行创新能力转...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技术转移 创新能力转移 
研究型大学技术与创新能力转移的公共选择被引量:2
《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5期978-985,共8页孟浩 周立 何建坤 
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Z0004094040112);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DFB030294);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05038337)
研究型大学如何有效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是政府、专家、学者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探讨了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与创新能力转移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新概念,阐述了创新能力转移过程中创新参与主体及其关系,然后从...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技术转移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转移 公共选择 
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及其对策被引量:4
《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3期29-33,共5页孟浩 周立 何建坤 
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Z0004094040112);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DFB030294)
研究型大学如何有效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是政府、专家、学者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必要性,提出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新概念,分析了它与技术转移的区别,设...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转移 
协同创新服务视角下的中国大学创新能力转移被引量:8
《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2期21-25,共5页李应博 周立 何建坤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6CJY0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390437);北京市科委科学研究计划项目(Z0004094040112)。
文章首先对创新能力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了协同创新服务中的创新能力转移的内涵,系统地研究了创新能力转移的条件,分析了创新能力转移的组织形式与制度安排方式。最后提出了促进协同创新服务下的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政策...
关键词:协同创新 创新能力 转移 制度安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