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毛求疵

作品数:167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唐绪军姜梅红林鹭航陈墨沈铭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扬州市育才小学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新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在吹毛求疵中树立中国新闻界的标杆——首届“两奖”审核委员会工作纪要
《中国新闻年鉴》2015年第1期705-711,共7页唐绪军 
2014年,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评选机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首次设立了审核委员会。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 委员会 审核 新闻界 纪要 标杆 评选机制 韬奋 
在吹毛求疵中树立中国新闻界的标杆——首届“两奖”审核委员会工作纪要被引量:1
《新闻战线》2014年第11期14-19,共6页唐绪军 
今年"两奖"审核委员会的使命已经完成,"两奖"的评选工作也已经结束。改革评选机制的诸多举措是否成功、是否有效?能不能达到既定目标?还应该着手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这一系列问题,尚需理性评估后,给予实事求是的解答。
关键词:审核意见 中国新闻界 网络作品 中国新闻奖 中国记协 文字差错 长江韬奋奖 报纸版面 直接引语 搭配不当 
吹毛求疵话标题
《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7期55-55,共1页王彪 
标题,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编者“点睛之笔”的丰硕成果,一个好标题,可以使文章大为增色,激发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乃至产生强烈的共鸣。为此,制作标题,务必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容不得丝毫的马虎粗疏。
关键词:标题 “灵魂” 阅读兴趣 文章 
“吹毛求疵”的积极意义
《记者摇篮》2001年第8期38-38,共1页郭元金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偶或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当有的同仁作品见报后,领导和同志们对作品提出某些不同意见或指出其某些“瑕疵”之处,被斥之以“吹毛求疵”。且不说某些同志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单就这“吹毛求疵”而言,我以为也是美德所在,...
关键词:『吹毛求疵』 新闻工作 性质 质量 新闻作品 
吹毛求疵说用词
《新闻研究导刊》2001年第3期40-40,共1页赵武强 
写稿谴词造句需准确得当,滥用错用词汇,不仅有损文意,而且助长了华而不实的文风。笔者以下列举的例子,录于各地报刊,吹毛求疵,就教于编辑同行。 "深入"一词勿滥用。"某镇机关干部,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深入到村社和农户……"乡镇干...
关键词:标值 假冒伪劣商品 
吹毛求疵话准确
《写作(中)》1998年第1期23-24,共2页汪玉春 
新闻作品在确定了好的选题并进行构思之后,下笔的第一要求就是表达要准确。然而,我们不少新闻作品又正是在这一点上暴露出了不足。本文试举几例,略加评说,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慎言“时尚”我们的报纸在使用一些“时髦”词语的时候,一...
关键词:新闻作品 导向性 语法规范 时尚 准确性 科学性 报纸 表达 句子 新闻媒体 
《攀钢日报》奖励“吹毛求疵”者
《新闻界》1996年第1期42-42,共1页张万奎 
《攀钢日报》奖励“吹毛求疵”者本刊讯《攀钢日报》编辑部给予一位“吹毛求疵”为《攀钢日报》纠错的热心读者200元奖励,感谢他对《攀钢日报》的关心和爱护。1995年9月14日,攀钢钢研院检测中心读者张瑞光投书《攀钢日报》...
关键词:编辑部 编校业务 工作质量 读者意见 读者批评 防止差错 规范化 编采人员 大读者 检测中心 
我的“吹毛求疵”
《新闻记者》1992年第8期41-41,共1页程化敏 
读了贵刊今年第一期的文章《不失时机地答疑,全面准确地反映》和附文后,感到无论从宣传内容上,还是从宣传效果上来说,消息《百家“三资”企业调查表明:在华投资大有可为》是成功的,荣登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宝座当之无愧。但是从...
关键词:消息内容 中国新闻奖 新闻写作 宣传内容 “三资”企业 事件性 百家 新闻时效性 附文 新闻由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