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形科

作品数:1257被引量:3906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汉董林中文李蓉涛林文群赵勤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贵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唇形科植物在害虫控制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环境昆虫学报》2018年第6期1255-1265,共11页首成英 赵晓珍 李冬雪 陈卓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14BAD23B03);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贵大人基合字(2011)23号);贵州省黄果树旅游区院士工作站[黔科合院士站(2016)4005号]
唇形科植物精油、挥发物或提取物具有对人畜安全、环境友好、对害虫不易造成农药抗性等特点。当前,唇形科植物被广泛应用于害虫的农药控制、理化诱控和生态调控等方面。本文综述了唇形科植物精油、挥发物或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及含量,及其...
关键词:唇形科植物 生物活性 作用方式 害虫控制 
薄荷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被引量:7
《药学与临床研究》2013年第1期33-35,共3页李明亮 徐凌玉 李振麟 钱士辉 李艺 秦民坚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No:2011BA104B06)
从薄荷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1),野椿酸(euscaphic acid,2),乌苏酸(ursolic acid,3),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4),尿嘧啶(uracil,5),琥珀酸(succinic acid,6),(9E)-8,11,12-trihydroxyoct...
关键词:薄荷 唇形科 化学成分 
广藿香抗青枯病鉴定技术规范
《植物医生》2011年第2期53-54,共2页杨春雨 魏建和 张争 冯锦东 甘炳春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06BAI09B01-03);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07BAI27B0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2007HNB008)
广藿香是唇形科植物Pogostemon cablin(Blance)Benth.,以叶、梗入药,味辛,性微温。芳香化湿,和胃止吐,祛暑解表。主治湿阻中焦之脘腹痞闷,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外感暑湿之寒热头痛,湿温初期的发热身困,胸闷恶心,鼻渊,手足癣。广藿香原...
关键词:抗青枯病 广藿香 鉴定技术 唇形科植物 食欲不振 马来西亚 种植历史 海南省 
荆芥茎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5
《植物病理学报》2010年第5期530-533,共4页易茜茜 张争 丁万隆 魏建和 李勇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yz-08-0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I09B01);国家医药管理局项目资助(2004ZX06-3)
The pathogen causing stem blight was isolated from diseased stem of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Based on rDNA-ITS analysis,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d pathogenicity test,the pathogen was identified as Phytophth...
关键词:荆芥 病原菌 茎枯病 一年生草本植物 鉴定 分离 皮肤瘙痒 唇形科 
尾叶香茶菜挥发油的成分研究被引量:4
《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第10期5-6,共2页南敏伦 赵雪娇 张玲 赫玉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合同编号:2007BAI38B05)
目的分析尾叶香茶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SFE)萃取的方法提取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检出25个色谱峰,鉴定出15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4.69%。结...
关键词:唇形科 尾叶香茶菜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荆芥南繁加代技术初步研究被引量:2
《种子》2008年第9期139-140,共2页朱平 魏建和 褚庆龙 杨海建 崔杰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I09B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专项(2004ZX06-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2005DKA2100)
关键词:加代技术 荆芥 南繁 药用植物 一年生 唇形科 花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