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区域合作

作品数:523被引量:1072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骆华松胡志丁卢光盛贺圣达肖金成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东北亚论坛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中蒙俄交通走廊建设与跨境合作思路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2
《东北亚论坛》2021年第3期71-79,128,共10页刘国斌 杨薇臻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JL122)。
中蒙俄交通走廊建设的本质就是为加快其经济走廊建设,进而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因而,中蒙俄交通走廊建设意义重大。在推进中蒙俄交通走廊建设进程中,良好的经济互补性、良好的政治互信基础、...
关键词:中蒙俄交通走廊建设 经济走廊 跨境合作 次区域合作 区域一体化 
地理距离、边界效应与中国沿边地区跨境次区域合作——兼论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发展被引量:12
《东北亚论坛》2014年第4期54-61,126,共8页李天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0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50)
研究我国沿边地区参与跨境次区域合作面临的边界效应,可对我国沿边地区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体化程度进行正确评估。针对沿边城市大多是内陆城市、对外运输基本靠陆路运输的特点,除了直线距离,还通过引入实际陆路距离和实际海运距离变...
关键词:中国沿边地区 地理距离 边界效应 跨境合作 
次区域合作背景下国际河流通航利用的冲突模式——澜沧江—湄公河与图们江的实践比较被引量:7
《东北亚论坛》2013年第2期98-105,130,共8页李正 陈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07110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1ssxt126);云南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资助项目
探索国际河流合作通航中的经验及模式,对于化解矛盾和早日实现图们江合作通航有着重要意义。以次区域合作为背景,运用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理论与方法,对澜沧江—湄公河与图们江通航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基于正反经验提出了合作通航的冲突模...
关键词:次区域合作 合作通航 冲突模式 国际河流 图们江 
中国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被引量:21
《东北亚论坛》2013年第1期3-9,119-127,共16页张蕴岭 
东北亚地区对中国有着特别重要的地缘、经济、政治与安全意义。由于东北亚地区有着复杂的地缘关系,这个地区的合作呈现出多重框架、多种机制、多重因素影响的特点。出于地缘经济、政治的考虑,尤其是东北地区发展的战略考虑,中国对东北...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 自贸区 次区域合作 互联互通 
东北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开发潜力及推动对策研究被引量:12
《东北亚论坛》2010年第2期18-24,共7页陈春林 刘继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5030);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吉林省城市化发展道路及其实践途径研究"(09SSXT135)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不断发展及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的不断向前推进,打通与建设我国东北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问题又提到了重要日程。为此,针对目前工作现状、新时期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的特点以及东北振...
关键词:东北第二条亚欧大陆桥 次区域合作 东北振兴 区域一体化 
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被引量:6
《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3期16-20,共5页王敏正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主要载体。积极开展这一合作符合国际的根本利益和战略定位 ,有利于促进东盟内部各国统一化进程 ,其主要机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起到了主要的促进和催化作用。云南作为我国参...
关键词:云南 大湄公河次区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放眼世界,增强共识,逐步实现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合作制度化被引量:1
《东北亚论坛》1994年第4期1-6,10,共7页池元吉 
近年来,在有关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下,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合作取得一系列令人鼓舞的进展,区域内各国的政治关系大为改善,各国的国际合作战略重点开始移向东北亚地区,各国的贸易关系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这种合作还只是低层次的,尚...
关键词:东北亚地区 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 东北亚区域合作 合作制度 放眼世界 次区域合作 生产要素 政治关系 图们江 国际合作 
东北亚研究与亚洲主义的勃兴
《东北亚论坛》1994年第2期74-78,共5页谢泽明 
本文就研究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提出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东北亚研究体系,找到一种实用性理论。认为经济圈的提法不适合东北亚,应当提高到对国家、民族、阶级以及全球共同利益和社会有机群体的层次来研究。文章提出了“三观系统”...
关键词:“大亚洲主义” 东北亚研究 东北亚地区 东北亚区域合作 太平洋时代 亚太区域 次区域合作 亚太经济 天下主义 大亚细亚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