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演替

作品数:143被引量:2107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伯荪周先叶宋永昌刘玉成李鸣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热带次生林演替过程中环境因子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8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37-43,共7页龙成 吴庭天 杨小波 龙文兴 李东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600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前期项目(2010CB134512);海南文昌等沿海地区(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监测基地项目
为了解热带森林次生演替的群落环境特征变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两种不同演替阶段的热带滨海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非参数检验以及Kendall秩相关分析的方法,对两群落内部的环境因子及其对植物多样性、均匀度以及物种周转率的...
关键词:次生演替 环境因子 物种多样性 物种周转 物种均匀度 热带滨海次生林 
长白山原始红松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变化被引量:52
《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第2期366-372,共7页胡嵩 张颖 史荣久 韩斯琴 李慧 徐慧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403205)资助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我国东北地区温带森林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成熟林(200年)和过熟林(>200年)及其次生演替不同阶段——白桦幼龄林(20年)、白桦中幼龄林(30年)、白桦中龄林(50年)、白桦成熟林(80年)和白桦过熟林(100年)为研究对...
关键词:长白山 次生演替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灌木初期的土壤养分特征被引量:5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53-57,共5页张健 刘国彬 许明祥 邢晓娈 温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502007,4030102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XB2-05-03)
对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灌木初期的土壤养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木初期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上表现出0~20cm土层明显高于20~60cm土层,而20~40cm和40~60cm间无显著差异。0~60cm土壤深度内,土壤养分因子含量平均值变化范围...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次生演替 灌木 土壤养分 
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灌木种群的土壤养分效应被引量: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8期125-131,共7页戴全厚 刘国彬 张健 张冠华 王玉霞 张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502007,4030102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XB2-05-03)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灌木群落形成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情况。【方法】以白羊草群落为对照,选取杠柳、狼牙刺、丁香、虎榛子和柠条5种乡土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养分含量,计算灌木群落形成变化过程中的土壤养分指数(...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灌木 群落 土壤养分 演替初期 群落形成期 
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灌木初期土壤物理性质特征被引量:6
《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第4期101-104,109,共5页张健 刘国彬 许明祥 李小利 周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502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XB2-05-03)
研究了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草灌过渡灌木初期的土壤物理性质特征。结果表明:当植被次生演替进展到草灌过渡灌木初期,除土壤含水量外,土壤容重、孔隙度、稳定入渗和水稳性团聚体都好于对照白羊草地,表明灌木树种定居的土壤物理条件一...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次生演替 土壤物理性质 灌木 
西双版纳不同林龄次生植物群落优势树种的热值被引量:28
《植物生态学报》2007年第2期326-332,共7页乔秀娟 曹敏 林华 
科技部"973"项目(2003CB415102)
该文对西双版纳的4种次生植物群落优势树种的热值进行了研究。4种群落类型分别是山黄麻(Trema orientalis)群落、白背桐(Mallotus paniculatus)群落、中平树(Macaranga denticulata)群落和思茅崖豆(Millettia leptobotrya)群落,群落年...
关键词:能量 热值 优势物种 次生演替 西双版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