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灾害

作品数:1313被引量:1934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赵振东刘毅李连任王治华陆新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灾害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高精度房屋类型数据的海口市台风次生洪涝灾害损失评估被引量:6
《灾害学》2022年第4期155-165,共11页曾鹏 苏朝晖 方伟华 张海霞 余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A0604903,2018YFC1508803);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重大专项(GML2019ZD0601)。
采用高分辨率房屋建筑物轮廓栅格数据、城市规划以及百度POI等资料构建了海口市房屋建筑物的使用类型及经济价值分布;基于实地调研的损失数据及参考现有研究,拟合了海口市各类房屋建筑物脆弱性曲线;结合模型模拟的海口市历史台风事件和...
关键词:台风 次生灾害 洪涝灾害 损失评估 室内财产价值 海口市 
Attabad滑坡堵江次生灾害对中巴公路的影响被引量:4
《灾害学》2019年第4期81-85,共5页陈华勇 陈晓清 赵万玉 罗志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10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61144028;41771045);中科院山地所‘一三五’方向性项目(SDS-135-1701);中国科学院创新促进会(2017425)
结合Attabad滑坡堰塞坝现场调查、堰塞湖上游来水来沙数据分析结果,利用人工库区泥沙淤积平衡经验关系,分析了滑坡堰塞湖库区泥沙回淤长度与泥沙上延距离;运用溃决峰值流量计算公式,计算了堰塞湖溃口峰值流量,研究了堰塞湖溃决洪水流量...
关键词:Attabad大滑坡 次生灾害 中巴公路 泥沙淤积 溃决洪水 
东日本9级大地震次生灾害的传导机理及管理优化研究被引量:4
《灾害学》2017年第4期162-168,共7页戴胜利 李迎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BGL200);湖北省环保厅(2016HB12)
基于东日本9级大地震的案例,从灾害传导的视角出发解析次生灾害的传导过程,从自然路径与社会路径两个方面分析次生灾害传导的主要路径,其中自然路径包括地质地形路径、自然风向路径、季节性洋流路径、动物迁徙路径;社会路径包括"鸵鸟政...
关键词:东日本9级大地震 次生灾害 传导路径 传导机理 管理优化 
2014年云南景谷6.6级地震与云南鲁甸6.5级地震致灾因素分析被引量:17
《灾害学》2015年第2期100-101,143,共3页侯建盛 李洋 宋立军 卢永坤 袁志祥 
介绍了2014年连续发生的云南景谷6.6级地震与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害情况,从地震烈度、房屋建筑震害、人口密度、次生灾害与地理环境等致灾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总结了两次地震灾情差异性。
关键词:景谷6.6级地震 鲁甸6.5级地震 致灾因素 地震烈度 震害 次生灾害 差异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城市地震次生灾害演化机理分析被引量:20
《灾害学》2012年第4期1-5,24,共6页马祖军 谢自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1094;9092401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9018411002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0-07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C630067)
为了解城市地震次生灾害的演化路径及扩散机理,进而为城市防震救灾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通过对城市地震有关资料和文献的分析,确定出城市地震次生灾害演化系统贝叶斯网络的节点变量及取值范围,并根据节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出贝...
关键词:地震 次生灾害 演化机理 贝叶斯网络 城市 
SCADA系统在燃气管网地震紧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灾害学》2010年第B10期356-356,共1页孟于飞 郭恩栋 刘红丽 
关键词:SCADA系统 燃气管网系统 地震破坏 紧急处置 应用 城市燃气管网 次生灾害 调度管理 
地震灾害风险要素及汶川震后次生灾害防治与管理的探讨被引量:7
《灾害学》2008年第B09期82-88,共7页杜晓燕 黄岁樑 
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XDS2007-05)
为系统、全面的认识地震灾害及其影响,从灾害系统论和风险角度出发,将地震灾害风险分为可能性要素和后果性要素,并指出防震减灾的关键在于控制其后果性要素。由于地震有突发性、强破坏性等特点,更易引发诸多次生灾害,致使最终损失可能...
关键词:风险 地震灾害风险要素 防震减灾 次生灾害 汶川8.0级地震 
云南相似大震人员伤亡差异因素分析被引量:13
《灾害学》2007年第1期40-43,共4页李永强 杨杰英 曹刻 龚强 
国家"十五"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云南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资助
1976年云南龙陵、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地震发震时间、地点、震级相近,地震类型相近(双主震),极震区烈度相同,灾区社会经济状况基本相似,但人员伤亡相差10倍。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云南两次相似大震人员伤亡的主要差异因素:预警型前震(或临...
关键词:地震灾害 人员伤亡 预警前震 次生灾害 龙陵地震 澜沧-耿马地震 
浅论人为灾害被引量:2
《灾害学》1995年第1期88-92,共5页张茂树 
本文着重对人为灾害进行了讨论,指出了人为灾害的主要特征,即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具有不确定性和惩罚性,并由此将人为灾害划分为随机、次生、潜在三个系统.在以翔实的资料描述人为灾害现状后,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人为灾害 次生灾害 潜在危险 灾害 
1668年山东郯城8(1/2)级地震水灾分析被引量:4
《灾害学》1993年第1期82-85,共4页郭迎堂 
文以历史记载为依据,对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地震的水灾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这次地震水灾的几个特点。
关键词:历史地震 水灾 郯城 地震次生灾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