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缩病

作品数:1127被引量:976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苗洪芹邸垫平路银贵田兰芝程兆榜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辽宁省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被引量:4
《种子》2014年第3期116-118,共3页杨海龙 付俊 张丽丽 高增贵 
辽宁省"十二五"农业攻关计划(编号:2011020002-201);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12 BAD 04 B 03;2013 BAD 07 B 03)
近年来,随着玉米生产上耕作栽培模式与气候条件的变化,玉米病害的发生特点与流行趋势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辽宁省玉米区域试验及生产中重视玉米丝黑穗病、大斑病、茎基腐病、弯孢叶斑病和灰斑病等主要病害,对于玉米纹枯病、粗缩病等次要...
关键词:辽宁省 粗缩病 发生 综合防治 
利用近等基因系定位玉米粗缩病抗性QTL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被引量:4
《玉米科学》2012年第6期36-41,共6页张彦军 魏海忠 王红红 商伟 韩帅 洪翠萍 刘保申 
科技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9ZX08003-013B);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5B01);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项目[鲁农良种字(2011)7号]
以1对近等基因系(NILs)构建的分离群体(NT4092/NT411)F1为材料,采用自然发病鉴定方法,以行发病率为表型值,在3种环境下对各株系进行粗缩病抗病性鉴定。应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对玉米粗缩病抗性QTL进行分析,分离群体(NT4092/NT411)F1...
关键词:玉米 近等基因系 QTL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RBSDV所致玉米粗缩病不同病级植株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研究被引量:4
《华北农学报》2011年第6期217-220,共4页张爱红 任萍 邸垫平 苗洪芹 曹克强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200900132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A16-3)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玉米粗缩病发病植株中,不同病级植株内源激素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病级玉米植株中,赤霉素(Gibberellin GA3)、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脱落酸(Abscisic ...
关键词: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内源激素 玉米粗缩病 玉米 
玉米粗缩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8
《玉米科学》2011年第2期140-143,共4页黄强 李晚忱 王振营 何康来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8A06);国家玉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项目
从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分布、病症特征、病原、寄主范围、传播方式和特点、流行规律、品种抗病性等方面回顾玉米粗缩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引起玉米粗缩病的病原有Maize rough dwarfvirus(MRDV)、Rice black strea...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 病原 灰飞虱 
玉米粗缩病改良新抗源T877的抗性评价被引量:7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年第6期806-810,共5页薛林 陆虎华 彭长俊 孙传星 陈小晖 李波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3);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08)139)
玉米粗缩病是我国玉米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本研究利用自然接虫法初步鉴定了41份玉米自交系对粗缩病的抗性,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10份材料进行了3个播期的试验。筛选出3份高抗、4份抗、3份中抗材料,大部分材料(占75.6%)表现为感和高感,抗...
关键词:玉米 粗缩病 自交系 抗性 
粗缩病对夏玉米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2
《玉米科学》2010年第2期113-116,共4页吕鹏 苏凯 刘伟 张吉旺 刘鹏 杨今胜 董树亭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31B04;2006BAD02A09);"973"项目(2009CB11860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803030);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
在山东省4个不同生态区域调查了玉米粗缩病发病率,并研究了粗缩病对玉米植株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推迟玉米播期(采用直播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粗缩病的发病率,4个生态区发病率平均降低84.1%。不同感病程度的玉米干物质积累显著减少,...
关键词:夏玉米 种植方式 粗缩病 产量 植株特性 
威海市玉米粗缩病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
《耕作与栽培》2009年第4期54-55,共2页王德兰 孙法春 于志青 毕建杰 谭秀山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调控技术研究"(2006BAD04B01)
从多年研究结果,从玉米播期、品种、气象等方面分析了威海市玉米粗缩病的发病因素、发病规律,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推广抗病品种、改变耕作制度、加强化学防控等针对性防治对策。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 品种 套作 防治措施 
利用SSR-BSA技术筛选玉米粗缩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被引量:27
《江苏农业学报》2008年第5期590-594,共5页陈艳萍 孟庆长 袁建华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51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03);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07)101]
采用网棚集团接种法,对感病自交系苏951和抗病自交系87-1的P1、P2、F1和F2群体进行了玉米粗缩病抗病性鉴定。并用168对引物进行了亲本间SSR-PCR扩增,其中48对引物在亲本间表现多态性。然后利用这些多态性引物检测F2的抗池和感池,只有6个...
关键词:玉米 玉米粗缩病 分子标记 SSR BSA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