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解读

作品数:326被引量:27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苏芳郭爱云刘艳丽罗旋刘晓倩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荒谬的时空中自由地选择与存在——电影《无姓之人》存在主义解读
《艺术研究快报》2024年第4期371-375,共5页董倩如 
电影《无姓之人》(Mr. Nobody)通过主人公尼莫的复杂人生和多重时间线,深入探讨了存在主义中的核心概念,本文将从多重选择的荒谬性、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以及时间与存在的荒谬性三方面内容进行对电影文本的解读。The film ...
关键词:存在主义 荒谬 自由选择 《无姓之人》 
无意义世界中的可能选择——《庆祝无意义》的存在主义解读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71-76,共6页曾宪文 
四川文理学院2023-2025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中文与影视传播类专业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2023JG010J);四川文理学院2023-2025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中文与影视传播类专业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2023JG0101);四川省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融通文史哲教育培养复合型新文科人才的改革与实践”(82);四川省2019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外国文学(89)。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以其睿智的思考、幽默的叙事著称于世,其晚年出版的小说《庆祝无意义》可以看作他小说创作的总结。其小说既继承了自塞万提斯以来的小说美学,也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对《庆祝无意义》进行解读,可以...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 《庆祝无意义》 存在主义 荒谬 
尘烟中的自由和尊严——《隐入尘烟》的存在主义解读
《戏剧之家》2024年第15期153-155,共3页李婷婷 
电影《隐入尘烟》以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为视角,透露出导演对这一人群的自由与尊严的介入式关怀,赋予了评论者以存在主义哲学的思考角度解读影片的可能。存在主义哲学是关注人的哲学,它认为,人在虚无荒诞的现实中,通过自主行动、承担责任...
关键词:《隐入尘烟》 存在主义 自由 尊严 
别格的生存困境——《土生子》的存在主义解读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12期58-61,共4页朱振薇 黄卫峰 
《土生子》作为美国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的代表作,在种族题材创作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以存在主义理论中“他人即地狱”“异化”“孤独的个体”三个概念为依据,对小说主人公的生存困境进行剖析,旨在揭示美国黑人客观存在的生...
关键词:《土生子》 存在主义 困境 
绝望中的自由和价值——《莎乐美》的存在主义解读
《戏剧之家》2023年第25期3-5,共3页肖宇新 
《莎乐美》是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独幕悲剧,该剧改编于《圣经·新约》中“施洗者约翰”的故事。存在主义认为,人能够在荒诞的现实中自主地行动,同时也能为此承担责任,实现价值,其是一种关于“行动”和“乐观”的关注人的哲学...
关键词:《莎乐美》 存在主义 绝望 自由 价值 
《月亮与六便士》斯特里克兰的存在主义解读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3年第25期71-75,共5页徐天姿 王雅楠 钟艳萍 
2022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存在主义视阈下毛姆作品的再解读”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022NFUSPITP0537)。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小说叙述了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不断与世俗抗衡,为理想而释放自我,最终找到自我的过程。本文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主张为理论基础,从“个体自我觉醒”“个体与他者”“自我存在价值...
关键词:存在主义 斯特里克兰 《月亮与六便士》 
生存的“游离”——高长虹小说《游离》存在主义解读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4期53-57,共5页张清祥 
河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狂飙社与西方文艺思潮”,项目编号:2015-ZD-226;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中国现代文学(编号414)”。
小说《游离》通过主人公“我”个体生存空间、身份认同和情感世界“游离”的叙事,书写了青年知识分子的一种生命存在形态。对“我”身体在太原与北京、家庭与社会等居无定所生存空间的叙事,揭示了个体因空间“游离”而产生的生存感受与...
关键词:生存 《游离》 存在主义 
科马克·麦卡锡《路》的创伤和存在主义解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3期142-144,共3页丁悦 
《路》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第十部小说,2007年获普利策小说奖。《路》讲述了一对父子在经历了几乎摧毁所有生命迹象的世界末日后,前往美国南部寻找生存希望的故事。正是在危急时刻,人类才最彻底反思生命的意义,而这也成...
关键词:科马克·麦卡锡 《路》创伤 存在主义 
《年轻的心在哭泣》存在主义解读
《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5期8-10,共3页张家惠 刘杰 
《年轻的心在哭泣》是自然主义作家理查德·耶茨发表于1984年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背景设置在20世纪中叶,它描绘了一个荒诞社会,女性在婚姻生活中遭遇困境。主角达文波特夫妇在荒诞的社会里经历了孤独,焦虑和自欺的情感体验,最终做出了...
关键词:存在主义 萨特 《年轻的心在哭泣》 理查德·耶茨 
在事物本身找寻意义——《千年女优》的存在主义解读被引量:1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2年第15期110-112,共3页周雨翔 
作为今敏导演的代表之作,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千年女优》都体现出强烈的存在主义色彩。今敏通过意识流剪辑打破现实、记忆与戏中的界限,在作为演员的千代子不停追逐画家的过程中,展开她永恒追逐的叙事循环,从而揭示出了现代人的荒...
关键词:存在主义 《千年女优》 意识流 身份 叙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