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口脉

作品数:100被引量:22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燕海霞王忆勤汪南玥周愉孙英霞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寸口脉五色八卦疗法的形成及机理探讨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8期4196-4199,共4页宋鲁成 
从中医、现代医学两方面论述了寸口脉五色八卦疗法形成的过程和机理。本疗法源于阴阳五行、五脏、五色的关系和寸口脉与后天八卦的关系,以及现代颜色和光学对机体的影响而形成,又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寸口脉不仅是一个诊病和诊证的信息输出...
关键词:寸口脉 五色 后天八卦 
基于脉象四要素和基础脉象探讨寸口三部九候脉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被引量:1
《中医药导报》2023年第5期76-79,共4页全贞雪 
基于脉象四要素和基础脉象的寸口三部九候脉法是在寸口三部九候中,运用周学海的“位、数、形、势”四要素中迟数、长短、宽窄、边缘敛散等要素,和滑涩、虚实、微弱、细弦紧等基础脉象,描述脉象形态的诊脉方法。利用该方法探讨《伤寒论》...
关键词:脉象 寸口脉 三部九候 脉证 《伤寒论》 
寸口脉分部及长度研究被引量:1
《中医药导报》2023年第3期195-197,共3页姚鑫 黄作阵 
2018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18LSB002);北京中医药大学20年自主课题攻关项目(2020-JYB-ZDGG-099);2020年北京市基本科研专题项目基金(2020-JYB-ZDGG-104)。
厘清寸口脉分部的发展演变,分析不同分部方式与脉诊的内在关系,深挖寸口脉长度说法混乱的根源,对相关问题进行合理解读。寸口脉分部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从最初的整体寸口脉过渡到“尺寸两部脉”,最终定型为“寸关尺三部脉”,不同的分部...
关键词:寸口脉 脉诊 寸关尺 
寸口脉“定位诊断”探析被引量:2
《内蒙古中医药》2023年第1期136-137,共2页罗腾月 丛茜 曲永胜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中医脉诊(寸口脉)对定位诊断的古籍文献研究(2020Z10)
对寸口脉定位脏腑的古代文献进行梳理,从寸口脉最早出现于《内经》,经过《难经》《脉经》《景岳脉学》《濒湖脉学》等若干部古典医学著作中对脉诊理论的完善,确立了寸关尺三部六脉定位脏腑的理论,虽然历代医家在六腑的分候上有不同观点...
关键词:脉诊 寸口脉 定位诊断 
关于寸口脉定位切脉的思考被引量:1
《湖北中医杂志》2022年第12期44-46,共3页陆思宇 王奕涵 朱丹平 张西俭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YFC1704100);西部地区名老中医学术观点、特色诊疗方法和重大疾病防治经验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8YFC1704104);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0]59)。
张西俭教授为重庆市名中医,现为重庆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张西俭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40余年临床工作中,张西俭教授潜心研究岐黄医术,博采历代医...
关键词:寸口脉 定位 张西俭 脉学 
《金匮要略》脉理探析被引量: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年第19期5-8,共4页杨帆 李云海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B2021116)。
《金匮要略》是《伤寒杂病论》中论述杂病的部分,开创了中医对杂病辨证论治的先河,其医理阐述、治则治法、处方用药对后世医家都起到了启发、引领等重要作用,其中仲景的脉学理论涵盖多个方面,如辨别证候、阐述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关键词:金匮要略 寸口脉 以脉论理 
宋鲁成论治冠心病经验被引量:1
《山东中医杂志》2022年第7期777-781,共5页高梦琦 韩得婷 孙善美 宋鲁成(指导)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ZR2013HL033);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3-197);山东省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批文号:鲁中药函〔2018〕5号)。
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宋鲁成教授擅长以寸口脉来诊断心脏的病理状态,并首次将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肿瘤等癥积类疾病的辨证治疗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微观癥积”理论。宋教授认为冠心病病因可概括为气虚、气滞、血瘀、痰浊...
关键词:冠心病 微观癥积 参夏合剂 寸口脉 心胃同治 毒邪 宋鲁成 
寸口脉脉位与疾病状态关联性的血流动力学建模分析被引量:3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21年第4期385-392,399,共9页史宇兵 杨晓航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JM-468)资助。
目的当前关于脉诊的血流动力学建模研究集中于分析各种生理病理变化对脉象的影响,而忽略了切脉对桡动脉血流的干预作用,所以无法从物理上解释寸口脉与所主病症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分析切脉对桡动脉血流动态的影响以探讨寸口脉浮中沉脉位...
关键词:脉位 桡动脉 血流动力学 数学模型 频率响应 
十纲脉与脉象图的思考——张西俭教授脉学理论浅识
《中医临床研究》2021年第22期46-48,共3页陆思宇 唐翠遥 王奕涵 朱丹平 张西俭 
201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道术结合”思想与多元融合方法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创新研究(2018YFC1704100);西部地区名老中医学术观点、特色诊疗方法和重大疾病防治经验研究(2018YFC170410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张西俭全国名中医工作室支持。
为进一步继承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张西俭教授临床经验,本文侧重介绍张西俭教授临床总结的寸口脉十纲脉的相关脉学理论,以及脉诊中运用的脉象图、脉象记录表等方面内容。在指感直观表达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有一定的...
关键词:寸口脉 十纲脉 脉图 
“单部脉数”探微被引量: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年第3期381-382,391,共3页樊耀华 刘亚梅 李耿 林勇凯 吕东勇 邝卫红 
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J20184832009)-中医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549)-基于NS1-MMP9调控紧密连接蛋白研究血必净注射液保护重症登革热小鼠模型内皮屏障功能的作用机制;广东省青年创新人才项目(2016KQNCX018)-基于肾生髓理论探讨淫羊藿素对MSC外泌体影响及其治疗肝衰竭的机理研究。
单部脉数的论述首见于《脉经》,此后众多医籍亦有论述。在寸口脉诊中,寸、关、尺三部脉率应为一致,为何会出现“单部脉数”的脉象?对此鲜有医家进行探讨。故本文从“脉势”与“病机”两个角度进行探微。从“脉势”理解,认为“至数”与...
关键词:数脉 脉诊 寸口脉 脉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