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文学

作品数:56被引量:7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琢兰立亮于长敏刘立善许金龙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大学吉林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西部(新文学)(上)》《新华文摘》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江健三郎《新人啊,醒来吧!》的后人文主义启示
《新华文摘》2024年第18期92-94,共3页许金龙 许若文 
《新人啊,醒来吧!》是大江健三郎于1982年至1983年间相继创作并发表的7篇短篇小说之合集,也是大江文学中最具自传色彩的虚构作品之一。这些短篇虽以松散的时序和主题排布书中,叙事线索却呈现为交织错落的互文结构,看似琐碎的日常经由布...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 自传色彩 布莱克 大江文学 互文结构 叙事线索 后人文主义 新人 
大江健三郎《新人啊,醒来吧!》的后人文主义启示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2期106-114,共9页许金龙 许若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大江健三郎文艺思想研究”(19BWW021)研究成果。
《新人啊,醒来吧!》是大江健三郎于1982年至1983年间相继创作并发表的7篇短篇小说之合集,也是大江文学中最具自传色彩的虚构作品之一。这些短篇虽以松散的时序和主题排布书中,叙事线索却呈现为交织错落的互文结构,看似琐碎的日常经由布...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 自传色彩 布莱克 大江文学 互文结构 叙事线索 后人文主义 新人 
第五届大江健三郎文学研讨会三题
《作家》2024年第3期8-24,共17页方蓓蓓 夏晶晶 翁家慧 
为缅怀大江健三郎先生并弘扬其文学精神,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并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23年5月21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大江健三郎文集新书发布会暨第五届大江健三郎文学研讨会”,特邀莫言、陈众议、陈晓明、叶兴国和许金龙在开幕式上作主旨发...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 中西方文学 中国作协 大江文学 中国出版集团 新书发布会 后人道主义 《新华文摘》 
大江健三郎文学的本土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大连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58-61,68,共5页杨华 汪霞琴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8YJA752020)
大江健三郎是继川端康成之后日本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在日本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江健三郎立足于日本文化、文学传统,吸收并超越西方存在主义,将东西方文学思潮融为一体,打破日本传统私...
关键词:大江文学 西方存在主义 私小说 本土化 
《个人的体验》中的二元对立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8年第1Z期15-17,123,共4页侯凯捷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奠定了结构主义的基础。他的观念表明,人的语言行为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有共同的内在结构。这成为了结构主义文论家寻求文本的内在结构的出发点[1]172。比如索绪尔提出的'能指'与'所指'、'历时'与'共时',都体现了二元...
关键词:二元对立 救赎者 自我救赎 大江健三郎 大江文学 
大江文学与中国的三次关键性邂逅及其意义
《长江丛刊》2017年第10期88-88,90,共2页李方阳 
2016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中国情缘》(项目编号628);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日本民族的反思者大江健三郎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6FWW003)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作为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与中国及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幼年时代的大江形成“怀旧”情结,与鲁迅文学的滋养有关;青年时代的大江邂逅毛泽东思想,使毛泽东的“根据地”思想在日本文学的世界...
关键词:大江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精神纽带 中国现当代文学 
初期大江文学的叙事视角研究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6年第10期269-270,共2页陈亚斐 
初期大江文学即大江健三郎文学创作的最初十年,从《奇妙的工作》(1957.5)到《万延元年的足球队》(1967.1)。在大江健三郎初期文学作品中, 第一人称叙事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第一人称叙事的多样性使他的小说创作富于变化, 呈现出绚丽多彩的...
关键词:叙述声音 叙事眼光 全知视角 人物视角 
评1963年智障儿的出生和广岛之行对大江文学的影响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73-76,共4页田泉 
大江健三郎登上日本文坛后,以描写战后日本青年孤独而无处宣泄的监禁状态下的时代闭塞感和峡谷村庄中少年的战争体验为主要创作内容。但在1963年之后,大江的文学创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与1963年长子光的出生和大江访问广岛之行有着密...
关键词:大江文学 智障儿 广岛之行 
《奇妙的工作》中狗的形象研究
《芒种》2014年第2期125-126,共2页马宵月 
半个世纪前,大江健三郎在其初登文坛之作——《奇妙的工作》中,描绘了狗的形象。这一形象所包含的象征意义何在?本文将结合战后日本社会的现实状况来分析这一形象。一、《奇妙的工作》中狗的形象与大江文学的起点众所周知,大江健三郎...
关键词:形象研究 大江健三郎 日本社会 短篇小说 创作思想 象征意义 大江文学 60年代 
论莫言与大江文学的貌似与神似
《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5-10,共6页宋维世 王靖守 
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其作品的研究也成为了热点,其中就不乏与大江文学进行比较的研究。通过这些比较研究,文学评论界出现了这样的观点:即莫言文学与同为亚洲诺奖得主的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在“边缘性”和文学理念方面具有很...
关键词:边缘性 文化传承 寻根文学 心境小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