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节竹

作品数:4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鹏叶庆华刘鹏郭青云区智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武夷科学》《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世界竹藤通讯》《中国森林病虫》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中华三脊甲生物学特性及进化分析
《中国森林病虫》2018年第4期10-14,共5页刘鹏 廖承清 徐家生 郭青云 戴小华 钟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61009;31760173;31260116);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1BAB204023);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计划(20133BCB23026)
初步研究一种竹子潜叶害虫——中华三脊甲Agonita chinensis(Weise)的生物学和进化关系。该虫为江西新记录种,1 a发生1代,潜食大节竹Indosasa crassiflora和坭竹Bambusa gibba,造成白色斑块状潜道,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其长势和发...
关键词:大节竹 中华三脊甲 生物学特性 线粒体COI基因 分子系统发育 
黑痣菌属一新种记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4期590-591,共2页武静雯 李成云 张陶 张丽英 张中义 刘林 
国家"973"项目计划(2011CB100403)
报道采自云南昆明黑痣菌属一新种大节竹黑痣菌(Phyllachora indosasae),寄生于禾本科毛竹族(Phyl-lostachydeae,Graminae)大节竹属植物七彩虹竹(Indosasa hispida McClure cv.‘Rainbow’)上,对其进行了拉丁文描述、形态描述、图和讨论...
关键词:大节竹黑痣菌 分类 新种 
甜大节竹丰产栽培试验研究被引量:1
《世界竹藤通讯》2006年第1期21-23,共3页覃选 黄灿 覃华聚 傅雨节 
广西林业"九五"项目;林科字[1996]第40号。
设计甜大节竹不同时间、不同材料育苗试验和不同造林密度(间种农作物)对比试验研究,经过近8年试验观测,结果是用截杆留鞭育苗,原产地成活率83.3%,引种育苗试验成活率64.2%;采用3m×3m造林密度,栽竹2a,出笋率90.4%,栽竹5a,鲜笋产量365.6k...
关键词:甜大节竹 丰产栽培 成活率 造林密度 试验研究 
武夷山植被研究(一) 黄岗山的植被分布概要被引量:9
《武夷科学》1983年第1期16-22,共7页林鹏 叶庆华 
1979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以后,省科委组织科学工作者进行综合科学考察。1979年和1980年植被生态组进行了少量工作。1981年福建省生态学协作组集体组织系统调查,自8月16日开始至9月14日止,由黄岗山山顶往下逐段调查上烟铺、桐木关、...
关键词:大节竹 箱根野青茅 鹿角杜鹃 植被带 植被分布 武夷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