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电影

作品数:301被引量:80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晓云沈鲁丁亚平周安华陈旭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浙江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电影评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追寻与复归:论当代中国电影中隐逸情怀的表达
《电影评介》2025年第4期59-63,共5页白一惟 
本文采用电影文本分析法,通过深入剖析当代中国电影中隐逸情怀的表达,旨在探讨隐逸文化在当代华语电影中的精神建构、结构与意境及精神复归。首先,隐逸情怀的精神基础包括“以退为进”的儒家思想与“清净无为”的道家思想;其次,在隐逸...
关键词:隐逸情怀 当代华语电影 书写 复归 
爱情题材的多维度探索、叙事跨越与女性表达——对谈姚婷婷导演
《电影评介》2024年第24期34-39,共6页王钦厅 戴琪 于映菡 姚婷婷 
在当代中国电影的版图上,青春和爱情是常见的主题之一。近年来,国产青春/爱情电影在市场上不断发展,许多导演在这一领域努力创新。姚婷婷导演以豆瓣高分青春爱情网剧《匆匆那年》为起点,进一步创作了校园青春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
关键词:《匆匆那年》 青春电影 当代中国电影 类型电影 女性表达 爱情题材 爱情电影 类型片 
家庭景观、神话互文与“生命仪式”的市井美学——影片《人生大事》分析
《电影评介》2023年第8期66-71,共6页张韵 
近年来,中小成本影片的类型突围不断地立足社会现实、观照集体记忆、聚焦特殊人群,映照了当代中国电影观众的普世情感价值。从《我不是药神》(2018)、《送你一朵小红花》(2020)、《我的姐姐》(2021)到《人生大事》(2022),均承担了某种...
关键词:当代中国电影 影像化 社会议题 一朵小红花 特殊人群 人生大事 同构性 情感价值 
早期武侠电影女明星“荒江女侠”的由盛转衰——徐琴芳艺术观念探寻
《电影评介》2023年第2期50-53,共4页樊妍秋 
1975年,劳拉·穆尔维曾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提及“男性凝视”。在电影领域,很多学者都关注到了“男性凝视”这一现象。在今天,人们更多探讨的是“男性凝视”的反转。当代中国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地位似乎和男性角色的地位颠倒了过...
关键词:现代电影 视觉快感 当代中国电影 劳拉·穆尔维 叙事电影 武侠文化 史料考证 男性角色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电影故事创作——以儒家文化为例
《电影评介》2022年第23期15-19,共5页刘璐 吴岳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齐鲁红色文化视域下的乡村电影创作研究”(编号:22DWYJ19)阶段性成果。
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1)一文,将电影事业正式纳入“一带一路”的倡议之中。中国电影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以文化交流为主要方式传播具有鲜明民族特质的中国故事,则成为实现其方针...
关键词:电影事业 电影品牌 当代中国电影 民族特质 电影故事 传统文化资源 民族记忆 艺术之花 
时空同构、身份重置与价值再造——“一带一路”语境下“新主流电影”“走出去”研究被引量:3
《电影评介》2022年第23期130-135,共6页包磊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系列电影的历史与形式研究”(编号:19CC171)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中国电影依旧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票房态势——其在2021年仍以472.58亿元人民币的成绩蝉联全球电影票房冠军。(1)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封闭环境下创制的国产影片渐次弥散出“自说自话”的民族主义危机,几近断...
关键词:新主流电影 国产影片 当代中国电影 电影交流 电影票房 价值再造 封闭环境 一带一路 
景观营造、社区联结与艺术认知--电影节对城市文化空间的塑造被引量:5
《电影评介》2021年第22期6-9,共4页路春艳 
随着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大众文化消费产品的电影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细微层面,电影已不仅仅是研究者的专业领域,同时也成为大众情感交流的入口和粘合剂。而作为世界电影产业周期盛事的电影节,从地方到世界,从个别到普遍,从单...
关键词:香港国际电影节 当代中国电影 上海国际电影节 大众文化消费 城市文化空间 媒介技术 文化潮流 景观营造 
画旨显影:中国电影对郭熙画论观念的赓续转化被引量:1
《电影评介》2021年第15期18-22,共5页梁宇锋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价值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编号:20ZD18)之子课题“中国电影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与转化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回溯中国电影历史发展进程,中国电影画面美学内蕴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存在天然的血脉联系。一方面,作为美学溯源的中国传统绘画,既滋养孕育了早期中国电影的取景意识,也赓续影响当代中国电影的镜语表达;另一方面,作为视觉文化的中国电影...
关键词:中国传统绘画 古典绘画 电影画面 当代中国电影 早期中国电影 中国传统画论 郭熙 画旨 
媒介融合语境下当代中国电影的“双维度”发展探究被引量:1
《电影评介》2020年第18期77-80,共4页张晓艳 雷岩 
202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互联网+5G’环境下中国电影创作的‘多元融合’研究”(编号:20200402013)的最终研究成果。
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任何一种媒介都是另一种媒介的延伸:语言媒介可看作是扩展人类思维的媒介,文字媒介可看作是语言媒介的扩展,而印刷媒介的出现则增强了文字媒介的传播。新媒介的出现必然...
关键词:印刷媒介 麦克卢汉 媒介理论 媒介形态 语言媒介 新媒介 媒介环境 感知方式 
作者电影的贾樟柯式“悲悯情怀”
《电影评介》2019年第8期64-67,共4页郭增强 杨柏岭 
“作者电影”呈现出导演鲜明的艺术风格,而艺术风范又具象出“电影作者”。“悲悯”是贾樟柯生活经历中最强烈的情感之一,或已内化为潜意识中的“情怀”——一种浮于创作冲动的悲悯情怀。这是贾樟柯电影创作的动因之一,也是他区别于当...
关键词:作者电影 贾樟柯 当代中国电影 焦雄屏 悲悯情怀 电影作者 创作冲动 电影创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