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

作品数:1091被引量:3824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陆学艺任维德贾高建李春玲王庆五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西北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社会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被引量:175
《社会》2005年第1期7-27,共21页李培林 
In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one of the mainhypotheses is that the class identit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which are determined by the economic income and the social status, will determine...
关键词:社会冲突 阶级意识 中国 社会矛盾 社会问题 
对于“选美”de伦理思考
《社会》1994年第2期12-14,共3页张琼 
自八十年代昆明首开选美之风起,选美热一浪高过一浪。1992年号称“中国选美年”,1993年大有超过92年之势。“北京小姐”、“上海小姐”、“天津小姐”、“南京小姐”、“湖南小姐”、“河南小姐”……各省市“小姐”相继诞生;“公关小...
关键词:人生价值标准 当代中国社会 社会价值导向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外在美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评价标准 “德”与“才” 伦理 大众文化 
也谈“混”被引量:1
《社会》1990年第4期8-8,共1页曹艺 
编辑同志: 读今年一月你刊上的《混: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以及“编者按”,颇有感触。在此谈谈对这问题的一点看法。首先,我同意林玖一的看法:“当代中国社会还不是一个高度健康的社会”。客观现实中的确存在“混”的现象。而作为口头...
关键词:生活方式 用人制度 客观现实 编者按 看法 习惯 健康 当代中国社会 缺陷 弊端 
混: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被引量:1
《社会》1990年第1期34-34,共1页林玖一 
这里我们刊登了林玖一先生给本编辑部的一封信,来信对目前社会上的混日子的现象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且提出了他的中心论点:混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同时他还认为“混”正在腐蚀着我们的民族和每个人,使得我们丧失进取心和自信心,“...
关键词:生活方式 价值观 恶性肿瘤 当代中国社会 腐蚀 社会机体 民族精神 自我评价 读者 丧失 
北美华裔社会学人协会举办当代中国社会学术讨论会
《社会》1989年第10期13-13,共1页
1989年8月8日,北美华裔社会学人协会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当代中国社会学术讨论会,邀请美国、海峡两岸、香港、新加坡等地华人社会学者参加。会议分四部分分组讨论:1.中国工业化,2.中国社会制度,3.中国体制改革,4.传统与变革。出席会议的共...
关键词:学术讨论会 华裔 旧金山 华人 香港 当代中国社会 社会学者 海峡两岸 分组讨论 体制改革 
“文革”造成的新问题:社会角色“饱和”与代际竞争
《社会》1988年第10期34-36,共3页赵剑光 
从社会学观点来看,改革作为一种激烈的社会变迁,一定意义上就是指不同时代、不同素质的人口的继替过程。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可以说就是从人的继替角度来描述社会变迁的。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这种激烈的社...
关键词:社会角色 社会学观点 社会潜能 矛盾冲突 社会变迁 行为倾向 代际 新问题 当代中国社会 竞争 
当代中国社会运行中两大机制性病患
《社会》1988年第10期40-41,共2页陆震文 泉水 
官风、党风、民风等方面诸多弊端,深深困扰着当代中国社会。面对这几年不正之风愈演愈烈的态势及社会上其他种种不良现象,人们不能不思索,所有这些社会弊病,除了个人的思想、道德,品格方面原因外,是否还有制度方面、社会运行机制方面的...
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 机制性 社会运行机制 家庭教育 理论定向 社会教育 耦合度 政策导向 学校教育 社会化过程 
《社会》(社会学杂志)一九八三年总目录
《社会》1983年第6期65-67,共3页
关键词:马克思 当代中国社会 社会学思想 社会功能 社会性 道德法庭 总目录 社会学研究 上海市 社会学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