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和解

作品数:80被引量:12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光中黄京平曾新华陈卫东姚显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34期97-99,共3页管达文 
2012年3月14日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刑事诉讼法》的第二次修正案,且在特殊程序的章节中加入了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解的程序,自此公诉案件也可以向民事案件一样进行和解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在落实的过...
关键词:当事人和解 适用条件 公诉案件 诉讼程序 法律后果 
当事人和解从轻处罚情节与其他量刑情节竞合时的三种情形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27期130-131,共2页张冰凌 韩羽珊 许志敏 
当事人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
关键词:当事人 和解 量刑 
新刑诉法中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范围研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21期291-292,共2页王胜娜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和谐中原视野下的刑事公诉案件和解程序试用研究(编号:132400410654)阶段性成果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在第五编规定了四种特别程序,其中第二章为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其中的"民间纠纷"的主体应扩及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单位,"渎职犯罪"除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关键词:民间纠纷 刑事诉讼法 刑事和解 
恢复性司法理念下的中国刑事和解制度——兼评“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36期33-34,共2页张会清 李艳婷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1203031
本文重点在于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核心,探讨特别程序中的刑事和解内容,包括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契合;刑事和解适用范围的局限性;刑事和解程序的适当性和公安机关在刑事和解中的权利。
关键词:恢复性司法 刑事诉讼法 刑事和解 
当事人和解工作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31期103-104,共2页王盛英 
刑事案件在检察院公诉阶段当事人和解并不是新出现的一种审理案件的程序,最初是一些基层检察院结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开展的公诉案件当事人和解刑事办案程序的尝试,当时称为刑事和解。因该刑事和解的结果,有利于...
关键词:法律适用 和解 刑事 
论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7期120-121,共2页李婉楠 
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第五编第二章规定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并对和解情形、和解协议书及其效力作出明文规定,正式将公诉案件纳入刑事和解的范畴。这对修复因犯罪破裂的社会关系、深层次解决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
关键词:公诉案件 刑事和解 理论基础 完善措施 
如何实践和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4期41-42,共2页苏苏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在新修订的刑诉法中予以确立。其与相对不起诉都是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的一种表现形式,起源于起诉便宜主义。但是两者之间在适用对象、条件上又有诸多差异。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实践中运用,必须要通过...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 相对不起诉 监督制约机制 当事人和解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当事人和解公诉案件实行检调对接机制若干问题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25期294-294,298,共2页马珣 
当事人和解公诉案件实行检调对接机制具有现实的必要性,检察机关应当在坚持自愿、平等公开、适度的原则基础上,在当事人和解公诉案件中积极探索和实践检调对接机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检调一体"同步模式或者"先调后检"不同步模式,化解社...
关键词:检调对接 必要性 原则 配套措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