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作品数:905被引量:3224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成军梁晓峰陈园生王富珍崔富强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病毒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测双阳性CD重组型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4
《病毒学报》2020年第3期400-406,共7页刘贺 沈立萍 张爽 王锋 张国民 梁晓峰 王富珍 毕胜利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号:2017ZX10105015001002),题目: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和分子流行特征研究。
西藏地区藏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率较高,而针对感染者血清中HBV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HBV表面抗原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双阳性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尚无明确的研...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HBV)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HBsAb) 突变 
G145R突变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在酵母系统的表达及其免疫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
《病毒学报》2005年第4期253-258,共6页徐丽宏 梁国栋 付士红 曹玉玺 关坤萍 夏国良 吴士俊 张智清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1BA705B05)
为了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发生G145R突变后的免疫学特性改变情况,首先利用Pichiapastoris酵母表达系统分泌表达G145R突变后的HBsAg的preS2+S(中蛋白),用重组表达产物免疫小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Westernblot实...
关键词:PICHIA pastoris酵母表达系统 乙肝表面抗原 G145R突变 免疫学特性 
荧光素标记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特异性杀伤性T淋巴细胞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病毒学报》2005年第2期113-117,共5页吴婷 陈敏 欧山海 何水珍 程通 张军 夏宁邵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优秀培养计划
用绿色荧光前体化合物CalceinAM标记靶细胞,经过与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效应细胞数小时的孵育,通过分析培养上清中的荧光强度检测CTL效应。通过对一系列标记条件的研究:不同浓度CalceinAM标记靶细胞、不同洗涤缓冲液、不同标记细胞浓度...
关键词:CTL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T淋巴细胞 特异性杀伤 靶细胞 荧光素标记 培养上清 浓度 孵育 洗涤次数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preS2+S基因在Pichia Pastoris酵母系统的分泌表达被引量:1
《病毒学报》2003年第3期224-229,共6页徐丽宏 梁国栋 付士红 宋宏 王大维 苏乃伦 夏国良 张智清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1BA705B05)
拟获得adw2亚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preS2+S基因在PichiaPastoris酵母分泌型表达系统(pPIC9K)的高效表达。实验首先将adw2亚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preS2+S基因重组到分泌型酵母表达载体(pPIC9K)形成表达质粒,电转化酵母细胞KM71,G41...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pres2+S基因 酵母系统 分泌表达 
表达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株RVJ123ΔCK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性状鉴定被引量:2
《病毒学报》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陆柔剑 郭斐 娄元梅 孙朝晖 阮力 
国家 8 6 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86 3-10 2 -0 7-0 2 -0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95 2 5 0 0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0 0 70711)
利用重组质粒 pNeo-CK与 pNeo-CKLacZ和表达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S抗原的重组痘苗病毒RVJ12 3[1] ,构建了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RVJ12 3ΔCK。Southernblot证实 ,非复制型重组病毒RVJ12 3ΔCK基因组C和K片段间与宿主范围和毒力相关的基...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非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 疫苗株 遗传稳定性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S和前S1融合基因转基因细胞系的建立与细胞性质的研究被引量:2
《病毒学报》2000年第4期299-303,共5页田淑芳 刘文军 杨芙蓉 宗芳 李军 阮薇琴 陈红 王文 王秀平 张陵林 阮力 
国家"863"重大课题(863-Z18-01)
构建了 pCHBSSIG质粒 ,其特点是CMV立即早期启动子调控乙型肝炎 (乙肝 )表面抗原S +前S1融合基因在前 ,SV40早期启动子调控GS扩增基因在后 ,此质粒转化到CHO dhfr-细胞中 ,经克隆加MSX及MTX筛选、扩增 ,建立了 7个高效表达乙肝表面抗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S+PreS1融合蛋白 转基因细胞系 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aa126 Ile→Ser变异株HBsAg的暂时表达和抗原性鉴定被引量:10
《病毒学报》1998年第1期1-9,共9页房德兴 甘人宝 张倩 李载平 段恕诚 殷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曾在一个儿童患者体内,发现一个新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株,其HBsAg主蛋白aa126发生Ile(ATT)到Ser(AGT)的取代。已知adr/ayr亚型HBsAg126位为Ile,而adw/ayw亚型HBsA...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变异株 抗原性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复合物对抗原的加工递呈与诱生细胞因子的作用被引量:6
《病毒学报》1997年第3期269-272,共4页周生华 闻玉梅 
国家863高科技计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复合物对抗原的加工递呈与诱生细胞因子的作用周生华闻玉梅(上海医科大学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关键词抗原-抗体复合物,抗原递呈,细胞因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前曾报道,乙...
关键词: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抗原抗体复合物 抗原递呈 
核酸免疫可特异地诱发小鼠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S+PreS1免疫反应被引量:10
《病毒学报》1996年第3期193-199,共7页梁雨 田淑芳 刘文军 李军 阮力 朱既明 
运用改造后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S+PreS1融合基因(将PreS1区肝细胞受体结合位点(21-47aa)编码基因融合到S蛋白C端223位残基下游),构建了一系列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HO细胞上有效表达了分泌型的、具有...
关键词: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核酸免疫 PreS1抗体 
用逆转录病毒载体表达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病毒学报》1992年第3期223-227,共5页杨毅力 赵小侠 龚春梅 侯云德 
将含有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及S基因开放读码框架的DNA片段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zip-neo SV(X)的5′-端长末端重复序列(LTR)下游BamH Ⅰ位点,构建成重组质粒Pzip-HBS。用磷酸钙沉淀技术将重组质粒转染到辅助包装细胞ψ-2中,经G41...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 载体 乙型肝炎病毒 抗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