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黏膜

作品数:20被引量:6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黄德强吕农华周小江王崇文陈江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北京军区总医院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病理学杂志》《实用医学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中国基层医药》更多>>
相关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乙状结肠黏膜施万细胞错构瘤1例
《江苏医药》2024年第1期105-106,F0003,共3页汤淇 柯毅恒 沈文艳 阮水良 
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AD30101)。
患者,男,54岁,因“大便形状改变10年余,发现结肠肿物1周”于2023年4月12日收治于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2012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性状改变,解黄色稀烂便,伴有大便次数增多,每天2~3次,否认有黏液脓血便,无腹痛、呕血等。10...
关键词:大便性状 错构瘤 肠镜检查 黏液脓血便 形状改变 施万细胞 嘉兴学院 消化内科 
乙状结肠黏膜施万细胞错构瘤1例被引量:1
《中华病理学杂志》2022年第12期1272-1274,共3页林怡 王晓杰 鲍金 刘晓丽 程小爱 袁海霞 
黏膜施万细胞错构瘤(mucosal Schwann cell hamartoma)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消化道的良性神经源性病变。本文报道1例54岁男性, 发生在乙状结肠的黏膜施万细胞错构瘤病例, 同时归纳其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的特点, 以提高国内医师...
关键词:错构瘤 神经源性 组织形态学 免疫组织化学 施万细胞 乙状结肠 消化道 
以肠梗阻为首发临床表现C Ⅱ TA基因阳性的乙状结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一例被引量:1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9年第6期478-480,共3页万云霞 吴涛 毛东锋 薛锋 汉英 潘耀柱 王存邦 白海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45RJZA151)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lymphoma,MALT)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外边缘带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一类B 细胞淋巴瘤,可广泛发生于胃肠道、呼吸道、唾液腺、腮腺、甲状腺、乳腺和口咽淋巴环等器官或组织[1]。肠MALT...
关键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CⅡTA基因 乙状结肠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 肠梗阻 阳性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乙状结肠黏膜肥大细胞与肠道症状和精神心理状态的关联性被引量:14
《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第30期2398-2403,共6页许东 陈卫 周炜洵 王承党 费贵军 朱丽明 辛海威 钟定荣 孙钢 方秀才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104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488);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4DFA31850)
目的调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肠道症状、精神心理状态,探讨乙状结肠黏膜肥大细胞及其活化与症状和心理状态的关系。方法 连续纳入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罗马Ⅲ诊断和分型标准的IBS-...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焦虑 抑郁 肥大细胞 肠道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便菌群和乙状结肠黏膜菌群分析被引量:6
《中华消化杂志》2015年第12期834-838,共5页褚源 王巧民 
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课题(13zc031)
目的探讨U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粪便菌群和乙状结肠黏膜菌群的差异,以及肠道菌群改变在UC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以梭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及拟杆菌属、埃希菌属作为目标菌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5例UC...
关键词:结肠炎 溃疡性 粪便菌群 黏膜相关菌群 实时荧光定量PCR 
白塞病肠病二例
《中华消化杂志》2014年第10期705-706,共2页王迩诺 陆芳 卢晨 滑炎卿 
例1患者女,63岁,反复腹痛十余年,加重1个月余。实验室检查:血清运铁蛋白1.97 g/L,CD3阳性细胞比例80.0%,CD8阳性细胞比例36.5%,ESR 48 mm/1 h,T 细胞斑点试验阴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
关键词:白塞病 肠病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乙状结肠黏膜 活组织病理检查 实验室检查 阳性细胞 肠腔狭窄 
溃疡性结肠炎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年第10期76-76,共1页郭晓鹤 秦咏梅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患者发生炎性反应时可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组织损伤,肠系膜血管可出现多灶性的微梗死,发生血小板栓塞性疾病的概率比...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溃疡性结肠炎 特异性炎性反应 血栓前状态 乙状结肠黏膜 肠系膜血管 栓塞性疾病 病程迁延 
难治性克罗恩病五例治疗经验与教训
《中华消化杂志》2010年第5期349-350,共2页巫协宁 汪佩文 姜海琼 
例1患者女,24岁,克罗恩病(CD),腹痛、腹泻黏液血便。5-氨基水杨酸(5-ASA)、泼尼松、氢化可的松+柳氮磺胺吡啶(SASP)+锡类散灌肠无效。使用泼尼松+硫唑嘌呤后病情略好转,1个月后改单用5-ASA,CD复发。肠镜示:横结肠、乙状...
关键词:克罗恩病 治疗 难治性 乙状结肠黏膜 5-ASA 5-氨基水杨酸 柳氮磺胺吡啶 黏膜糜烂 
类似盲肠肿瘤患者的异常发育阑尾被引量:1
《中华医学杂志》2008年第29期2088-2088,共1页余昌中 张维一 盛剑秋 刘光 王伟 
患者男,62岁。主因间断脓血便3年,伴右下腹隐痛1个月入消化科。饮酒后易出现腹痛,可自行缓解。偶尔腹泻,无发热。1年前在某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诊断:多发性结肠息肉。镜下切除(部分)息肉,病理结果:横结肠黏膜绒毛管状腺瘤,乙状...
关键词:异常发育 肿瘤患者 多发性结肠息肉 乙状结肠黏膜 阑尾 盲肠 管状腺瘤 右下腹痛 
自身免疫病反复输血产生抗Ce 1例
《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第6期943-943,共1页吴涛 杨连贵 金玉 左富义 朱自满 杨欣艳 
患者男,汉族,37岁,间歇性腹痛,脓血便1年余,加重10余天。于2006年7月转入我院。实验室检查Hh41g/L,白蛋白26.8g/L,HBsAg(+)。我院肠镜检查:全部结肠至直、乙状结肠黏膜普遍出现糜烂及出血、结节等改变,
关键词:自身免疫病 反复输血 抗Ce HBSAG(+) 乙状结肠黏膜 间歇性腹痛 实验室检查 肠镜检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