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吏

作品数:33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莫永明华友根王丽英王旭伟王瑷珲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广州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大学法律评论》《青春岁月》《江苏社会科学》《山东社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正己修身”与“以法治吏”
《浙江人大》2020年第10期67-67,共1页马建红 
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形成,离不开服务于各级政府的管理者,而吏治的清明与否,则直接影响着社会风尚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吏治对社会治理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此,历代王朝的专制君主们也深以为然,不仅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吏治思...
关键词:历代王朝 吏治思想 社会治理体系 以法治吏 深以为然 文化遗产 社会风尚 专制君主 
论明朝重典治吏政策——以法治吏
《法制博览》2017年第22期242-242,共1页杨清 杨叶青 
重典治吏政策根植于法家思想,其颁行一方面是对元王朝吏治败坏导致其覆亡的历史教训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明初建立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重典治吏政策对于明朝初年整肃吏治、缓和社会矛盾、恢复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
关键词:重典治吏 朱元璋 执法必严 
“绳赃吏重法”——宋太祖以法治吏浅谈
《青春岁月》2016年第7期224-225,共2页李少伟 
宋朝建立之初,宋太祖为改变五代时期官吏恣意用法、法制破坏的现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改变建国之初多重法令并行的局面,修订《宋刑统》,为官吏判案提供健全的法律条文,且下诏要求各级官吏严格依律行事,保证法律能够有效的推行;...
关键词:宋太祖 以法治吏 贪污 稳定 
唐代以法治吏制度刍议
《商情》2014年第11期216-217,共2页傅煜遥 
治国必先治吏,吏治的严明对国家的稳定、政治秩序的安宁,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唐朝以法治吏方面进行了大量立法与司法方面的探索,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内容全面、结构严谨的治吏机制。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与值得思考...
关键词:以法治吏 唐律 监察 
《管子》的廉政思想
《江淮法治》2012年第9期59-60,共2页郭世东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预防腐败、廉洁执政的思想和实践,《管子》提出了一些具有积极廉政意义的治国理念。涵盖了以人为本、以德养廉、以法促廉、以法治吏等内容,现将涉及廉政的有关内容进行梳理和探讨,希冀对当今加强廉政建设有一定的...
关键词:廉政思想 《管子》 中国传统文化 预防腐败 治国理念 以人为本 以法治吏 廉政建设 
唐代吏治法律制度分析被引量:1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63-66,共4页陈宏 
唐朝的吏治法律制度,表现出体系严密、注重监察、整处严厉等特点。唐代的吏治法律制度内容丰富,涉及到官吏管理的方方面面,使得唐朝的官吏日常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法可依,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至今仍具有相当借鉴意义。
关键词:唐代 以法治吏 官吏管理 官吏课考 监察制度 
韩非以法治吏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113-116,共4页汪蕾 
基于对人性自利自为的深刻认识和对吏治重要性的认识,韩非在选拔官吏、考核官吏、监督官吏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以法治吏理论。其以法治吏的思想在今天对我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韩非子 以法治吏 刑无等级 
乔伟教授以法治吏思想研究述要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第1期8-19,共12页马建红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治理经验的累积,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丰富的以法治吏思想,并形成了一整套系统严密且行之有效的吏治制度。作为一位博古通今的法学家,乔伟教授生前也曾对中国古代以法治吏的思想和制度给予热切的关注,对其进行...
关键词:乔伟 以法治吏 传统借鉴 
商鞅以法治吏的思想及其现代启示被引量:1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73-75,共3页汪蕾 
基于对人性自利的深刻认识和对吏治重要性的认识,商鞅提出了以法治吏的思想。主张刑无等级;建立透明的法律体系;明确官吏的职责权限,完善监察制度;强调官吏的办事效率。这对我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商鞅 以法治吏 刑无等级 
“以法治吏”——试论唐朝前期官治的特点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47-49,共3页张鹏 
较之前后其他封建诸朝而言,唐朝前期以“贞观之治”的“盛世”在中国封建历史上确立如此之高的地位,其官吏管理制度的法律化是一个重要原因,即通过公开、确定的行政法律来组织和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与政治理想的官员队伍,同时...
关键词:唐朝前期 以法治吏 官治 “贞观之治” 政治理想 管理制度 政治素质 行政法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