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

作品数:1467被引量:90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汪余礼何成洲杜雪琴邹建军李定清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剧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中的现代时间意识--兼议斯丛狄《现代戏剧理论》的不足
《戏剧文学》2023年第3期78-83,共6页倪炳成 
斯丛狄在《现代戏剧理论》中对易卜生《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中的时间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易卜生以高超的戏剧技巧掩盖了戏剧内容与戏剧形式之间的裂缝。然而斯丛狄的作品分析中抽象化处理了易卜生的主题表达,造成其对《博克曼》中...
关键词:易卜生 《博克曼》 时间 斯丛狄 《等待戈多》 
隐秘的“闯入者”——易卜生独特的戏剧结构
《戏剧文学》2022年第3期90-94,共5页王凯 
本文通过对易卜生作品开端部分的隐喻和结尾处的戏剧性动作的分析和“闯入者”这一戏剧角色的引入,展现易卜生在戏剧结构安排、戏剧人物塑造、戏剧主题建构等方面,对戏剧前史、推进情节、悬念构架、人物内心隐秘揭示的独特、精妙的编剧...
关键词:易卜生 “闯入者” 戏剧性动作 结构 
国外戏剧活动资讯
《戏剧文学》2021年第2期134-136,共3页吴秀龙 
英国1.婚恋底色——《玩偶之家》杰西卡·查斯坦主演的易卜生名剧《玩偶之家》将作为伦敦剧院新年演出季的一部分与观众见面。此次的表演会以弗兰克·麦吉尼斯翻译、改编的剧本为基础,继续为观众演绎大家耳熟能详却依然含义隽永的故事:...
关键词:《玩偶之家》 戏剧活动 易卜生 杰西卡 中产阶级家庭 筹集资金 弗兰克 
试论易卜生话剧《玩偶之家》的语言特色
《戏剧文学》2020年第11期92-95,共4页石轶兰 
本文以易卜生《玩偶之家》为研究对象,从剧中人物个性化语言的运用、情感与语言的融合和"讨论式"结尾对戏剧主题的影响这几个方面,分析这部话剧的语言特色,希望能更好地解读蕴含在这部戏剧中话语层面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玩偶之家》 易卜生 语言特色 
从戏剧情境中再塑人物——从《易卜生世界》谈起
《戏剧文学》2020年第10期47-53,共7页许晶 
被誉为“希腊当代戏剧之父”的剧作家——雅科沃斯·卡贝内利斯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现代性。《易卜生世界》从易卜生的《群鬼》切入,虽然人物和故事都来源于原著,但却是一次全新的创作。易卜生的《群鬼》只是给剧作家提供了一个创作的背景...
关键词:《群鬼》 《易卜生世界》 戏剧情境 
国外戏剧活动资讯
《戏剧文学》2020年第8期157-160,共4页邵雪萍 吴秀龙 
英国1.祛魅婚姻——《玩偶之家》伦敦的游乐场剧院(the Playhouse Theatre)将于近期推出由杰西卡·查斯坦茵(Jessica Chastain)主演的易卜生名剧《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该剧的主角是娜拉·赫尔默,这位中产阶级中年女子一直担负...
关键词:《玩偶之家》 中年女子 杰西卡 戏剧活动 和睦关系 娜拉 中产阶级 易卜生 
信仰“山妖”里的易卜生——论易卜生审慎的创作与信仰迷恋的反差
《戏剧文学》2019年第6期61-67,共7页王鉴莺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20世纪30-40年代英美反法西斯广播剧文学研究》(批准号:16CWW021)
将信仰视为一种善,使得我们从认知到实践都笃定一种善的意志,而这种观点并不属于易卜生,易卜生教会了我们从恐惧与厌恶中体悟自己的信仰。将信仰遮蔽,或者将信仰投入不可遏止的行动中,这信仰的两极是我们有更多的理由去正视恐惧与厌恶...
关键词:易卜生 信仰 创作 恐惧 厌恶 
遥远的归程——《〈玩偶之家〉第二部》
《戏剧文学》2017年第11期159-159,共1页
1879年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横空出世,让观众为娜拉的选择既拍案叫好,也惴惴不安。纽约的约翰·戈登剧院于2017年9月为观众呈上的《〈玩偶之家〉第二部》续写了娜拉的故事。这个由鲁卡斯·哈纳斯创作的喜剧版娜拉故事...
关键词:《玩偶之家》 现代社会 娜拉 易卜生 戏剧家 哈纳斯 观众 故事 
易卜生话剧《建筑大师》的诡异色彩透视被引量:2
《戏剧文学》2017年第6期133-136,共4页郑小媚 
富有变化性、神秘性以及寓指性的色彩美学呈现,在增强《建筑大师》的视觉感官表现力的同时,也对该剧的人物精神折射、故事情节推动以及剧作主题烘托起到了重要的修饰作用,让这部晚年巨作成为了易卜生话剧之林中最具观赏性与探索性的代...
关键词:易卜生 《建筑大师》 诡异色彩 
音乐、诗与理解——歌剧《伤逝》与《娜拉》的对话
《戏剧文学》2015年第4期16-21,共6页王玮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一直以来是戏剧改编和阐释的重要文本,歌剧《伤逝》和《娜拉》在同一年先后上演,既有文化怀旧的意味,更具有当代意义的多元阐释。二者既是歌剧与历史文本的对话形式,又是歌剧文本自身的对话表现。所不同的是《伤逝...
关键词:歌剧 易卜生 玩偶之家 伤逝 娜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