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社

作品数:416被引量:11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辛雪峰李有军郭红军杨惠玲何桑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西北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戏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片痴心,彰显“社魂” 我演林梦芸被引量:1
《上海戏剧》2017年第12期18-19,共2页惠敏莉 
2012年8月,易俗社迎来了百年华诞,在隆重而热烈的庆祝大会上,习仲勋同志的夫人齐心女士亲笔写信并委托其子习远平同志到会宣读,表达了对这个百年剧社以往的辉煌成就的肯定和对其未来的期望。当时,我就有了一个梦想——将易俗社的...
关键词:易俗社 百年华诞 庆祝大会 百年历程 上级领导 精神世界 习仲勋 剧目 
虚实结合的创新尝试 秦腔《易俗社》观后
《上海戏剧》2017年第12期20-21,共2页陈思和 
惠敏莉主演的秦腔《易俗社》是一出大型现代戏。我称它为“现代戏”,不仅仅是指题材属于现代,更主要的是它的形式有强烈的现代意味。易俗社是一个全国知名剧社,成立于1912年,以“辅助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曾经在中国...
关键词:易俗社 秦腔 虚实结合 创新 中国西北地区 现代意味 辅助教育 移风易俗 
秦腔古韵舞台上的百年守望 观大型秦腔现代戏《易俗社》被引量:2
《上海戏剧》2017年第12期22-24,共3页常佩婷 
秦腔现代戏《易俗社》似一幅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的历史卷轴画,在这幅画卷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故事在时代变迁和剧社百年历史的广阔背景下,被创作者们如工笔画般细细雕琢,精心描画,生动鲜活,栩栩如生地跃然于画上...
关键词:秦腔艺术 易俗社 现代戏 舞台 古韵 百年历史 戏曲作品 百年发展 
一曲秦腔韵,百年易俗社
《上海戏剧》2017年第12期24-25,共2页
戴平(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易俗社的故事,是以秦腔艺术讲好了秦腔艺术人自己的故事。这台戏的成功,也是我们戏剧届、文化届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典范。总体上这台戏的编导、音乐和舞美都很出色,每一个演员饰演的角色都有血有肉,大家...
关键词:秦腔艺术 易俗社 上海戏剧学院 中国故事 青年演员 国际艺术节 配合默契  
易俗社:传播秦腔艺术的百年老店被引量:1
《上海戏剧》2011年第8期40-41,共2页辛雪峰 
在戏曲艺术低迷的今天,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强调以"补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为宗旨的戏曲剧社,能在动荡剧烈的近现代中国存续一百年,这就是西安易俗社。易俗社创建于1912年8月13日,是辛亥革命后,中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国...
关键词:易俗社 百年老店 秦腔艺术 传播 中国资产阶级 近现代中国 小资产阶级 戏曲艺术 
刻意求新 不忘本体 简评秦腔《柳河湾的新娘》
《上海戏剧》2011年第12期16-16,共1页陈达明 
笔者每年看戏近百台,每遇好戏,都会兴奋不已。前一阵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由西安易俗社来沪演出的秦腔《柳河湾的新娘》便是在2011年度令我兴奋的、为数不多的几台好戏之一。
关键词:新娘 柳河 秦腔 求新 简评 本体 易俗社 兴奋 
柳河湾的新娘为何这般靓丽?
《上海戏剧》2011年第12期13-13,共1页王蕴明 
在2008年第四届秦腔艺术节上,我看了由西安易俗社青年演员惠敏莉主演的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情不自禁发出赞语,“我国剧坛又升起了一颗新星”。这个“新”字有几层意思:
关键词:新娘 柳河 2008年 青年演员 艺术节 现代戏 易俗社 “新” 
肖若兰和她的肖派秦腔艺术被引量:1
《上海戏剧》1993年第4期35-36,共2页韩育君 
今年6月1日至6月5日,在古城西安举行的“肖若兰舞台艺术流派理论研讨会”期间,昔日的秦腔老戏迷又看到了著名秦腔旦角表演艺术家肖若兰的精彩表演,在6月3日和4日晚上,她重返离开了几年的舞台,为观众表演了《洛阳点炮》和《念书》两个折...
关键词:肖若兰 秦腔艺术 易俗社 古城西安 艺术流派 火焰驹 三滴血 胡凤 秦腔音乐 日至 
古都秦腔飘兰香——记肖若兰舞台艺术流派理论研讨会被引量:1
《上海戏剧》1993年第4期37-37,共1页陈云发 
由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西安市文化局、西安易俗社主办的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若兰舞台艺术流派理论研讨会暨肖派折子戏展演活动,于6月1日至6月5日在古都西安市西安易俗社举行。59岁的肖若兰现为西安市人大常委、剧协陕西分会理...
关键词:肖若兰 易俗社 艺术流派 展演活动 古都西安 火焰驹 三滴血 剧协 王军武 数罗汉 
推陈出新的陝西戏曲
《上海戏剧》1959年第2期15-,共1页周信芳 
西北高原,八百里平川,是中华民族生长的摇篮,也是我国民族戏曲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在那里,产生了我国最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秦腔,产生郿鄂、华剧以及其他许多优美的戏剧之花。江南许多剧种,在剧目上以至声腔上都曾受过秦腔的...
关键词:易俗社 戏剧工作者 苏育民 刘毓中 三滴血 地方小戏 梁秋燕 李慧娘 人为障碍 西北高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