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义新

作品数:43被引量:1179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秸秆条带秸秆覆盖整地机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学院院刊》《作物学报》《中国农学通报》《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保护性耕作抑制玉米真菌病害发生的机制
《土壤与作物》2025年第1期120-127,共8页白子轩 敖曼 葛志强 焦明翠 潘珠云 马驷骢 关义新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8080101).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为保障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玉米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病害侵染,其中真菌病害分布广、传播快且危害大,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影响。本文针对病原侵染玉米后“呼救”-响应-抵抗3个方面,综述了保护性耕...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真菌病害 “呼救”假说 微生物群落 作物抗病性 
玉米的腋生分生组织及其发育模式调控
《土壤与作物》2024年第4期471-478,共8页范可馨 关义新 曾可欣 高凤鸣 崔震海 敖曼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4030103).
玉米的腋生分生组织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作为次要生长轴,部分腋生分生组织发育为雌穗,经过授粉后最终形成果穗。腋生分生组织的发育赋予了玉米极强的可塑性,直接决定了植株的形态结构和最终产量。本文从玉米腋生分生组织的形态建成、发育...
关键词:玉米 腋生分生组织 植物分支 植物激素 营养元素 
植物类病变形成机制与信号传导途径被引量:1
《土壤与作物》2023年第2期117-129,共13页叶刚 敖曼 崔震海 范可馨 关义新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4030103)。
植物类病变是指植物在无显著非生物胁迫、物理机械损伤或者外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其叶片、叶鞘或整株上自发地出现坏死斑点的现象。这种局部细胞死亡的现象类似于某些致病菌感染的结果,其症状与植物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 ...
关键词:类病变 程序性细胞死亡 防御反应 形成机制 信号传导途径 
关于玉米新品种多环境测试的若干思考与讨论
《农业科技通讯》2021年第11期228-230,共3页马兴林 徐安波 杨久臣 王传海 李淑兰 吴亚芝 关义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17YFD0300601)。
多环境测试是现代商业化玉米育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新品种命运的最后一个育种环节。笔者从玉米新品种多环境测试过程中是否需要防治病虫害、新品种展示田究竟有多大的观摩价值、对新品种多环境测试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关键词:玉米 新品种 多环境测试 
东北黑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6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10期1203-1215,共13页敖曼 张旭东 关义新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KFJ-STS-QYZD-2021-16-001);吉林省与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2020SYHZ0022)。
相对于世界其他黑土区由于犁耕、秸秆翻埋耕作而引起的土壤退化,我国东北黑土区以旋耕、秸秆离田、秸秆田间焚烧为主的常规耕作导致的土壤退化问题更为严峻。以秸秆覆盖还田少/免耕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黑土保护与利用最为重要的一...
关键词:黑土 保护 利用 保护性耕作 梨树模式 
东北黑土保护与利用的“梨树模式”被引量:13
《中国农村科技》2021年第4期18-21,共4页关义新 
黑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指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梨树县农业技术...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 农机生产企业 中国农业大学 东北黑土 农业生态研究 保护与利用 东北地理 梨树县 
UV-B辐射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被引量:12
《土壤与作物》2020年第2期191-202,共12页刘一诺 敖曼 李波 关义新 
吉林省与中科院科技合作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2017SYHZ0012).
紫外线-B(UV-B)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压力因子。UV-B辐射强度变化对植物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从UV-B辐射对植物形态发育、光合作用、次生代谢和抗氧化系统以及遗传物质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键词:紫外光B(UV-B)辐射 植物 应用 
关于玉米种植密度的思考与讨论被引量:24
《玉米科学》2020年第2期96-99,共4页马兴林 徐安波 杨久臣 王传海 李淑兰 吴亚芝 王立春 关义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300601)。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多年来开展的有关田间试验及生产调研工作,对玉米种植密度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不同性状对种植密度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一般越是发育与建成较晚的器官(性状)对密度变化的反应越是...
关键词:玉米 种植密度 品种耐密性 抗倒伏性 
关于玉米源库关系研究的若干进展与讨论被引量:4
《农业科技通讯》2018年第8期229-236,共8页马兴林 王传海 杨久臣 徐安波 吴亚芝 李淑兰 程桂英 关义新 王立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300601);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3BAD07B02;2012BAD04B02;2011BAD16B10;2006BAD02A10;2004BA520A09)
自"十五"中期承担科技部"粮丰工程"课题以来,本研究团队通过在吉林梨树基点设置的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年份、不同年代品种、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灌水量、拔节初期喷施化控剂对玉米密植群体源库特征、产量及其关系...
关键词:玉米 密植群体 源库关系 产量 研究进展 
玉米杂种优势育种——自交系群体循环相向选择的原理及途径被引量:1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643-648,共6页张立军 关义新 林凤 崔震海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02103110001);辽宁省科技项目(2008208001);辽宁省高校科研项目(2008S211);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413010207-1102-01132410001)
杂种优势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由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共同决定。在群体水平上,作物产量取决于作物与环境、个体与群体、个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杂交育种追求群体优势。在个体水平上追求在特定群体条件下有利于单株产量形成的性状集...
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 亲本遗传组成的一致性 亲本遗传组成的互补性 协调基因表达谱 自交群体的相向选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