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烨

作品数:19被引量:14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川西坳陷雷口坡组须家河组烃源岩成藏条件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天然气地球科学》《地球科学》《特种油气藏》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对天然气来源和运移相态的约束——以四川盆地西部新场气田侏罗系气藏为例被引量:5
《天然气工业》2023年第7期22-34,共13页吴小奇 王萍 陈迎宾 黎华继 胡烨 曾华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天然气中轻烃分子碳同位素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以四川盆地为例”(编号:42172149)。
新场气田侏罗系是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天然气稳产的重要产层之一,但是新场气田侏罗系天然气来源和成藏特征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更有效地揭示川西坳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过程和富集机理,在分析新场气田不同层位天然气轻烃化合物组成的基...
关键词:四川盆地 新场气田 侏罗系 轻烃化合物 成熟度 天然气成因 气源对比 运移相态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成都大气田致密砂岩气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0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年第8期1107-1116,共10页吴小奇 陈迎宾 王彦青 曾华盛 蒋小琼 胡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7212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编号:XDA14010402)联合资助。
川西坳陷是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的重要探区之一,该区陆相致密砂岩气勘探近年来取得重要突破,发现了以上侏罗统致密砂岩为主力储层的成都大气田,但对其天然气来源及与邻区天然气特征差异的认识缺乏地球化学证据。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
关键词:川西坳陷 成都气田 致密砂岩气 地球化学特征 热成熟度 
松南长岭断陷沙河子组烃源岩发育特征与成藏启示被引量:8
《石油实验地质》2020年第2期273-280,共8页李浩 胡烨 王保华 陆建林 王苗 吕剑虹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49001-006);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P13073)联合资助。
烃源岩形成时期的古构造和古沉积环境共同控制了烃源岩的宏观分布。基于"原型控源"这一思想,利用元素化学对长岭断陷主力烃源岩,即下白垩统沙河子组烃源岩,形成古环境进行了恢复,结合古构造恢复,明确了沙河子组残留烃源岩的分布特征。...
关键词:烃源岩 原型控源 古环境 多期构造运动 超剥带 沙河子组 长岭断陷 松辽盆地 
川南赤水地区天然气成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特种油气藏》2020年第2期51-56,共6页胡烨 李浩 曾华盛 袁晓宇 宋晓波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6ZX05002-006)、“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油气田分布规律及勘探评价”(2017ZX05005-003)。
针对川南赤水地区天然气来源不明的问题,利用天然气组分、烷烃碳氢同位素、天然气轻烃等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地质特征,分析川南赤水地区不同层系天然气的成因类型与气源。研究表明,川南赤水地区以烃类气为主,除侏罗系天然气干燥系数相对...
关键词:天然气成因 气源对比 同位素 烃源岩 赤水地区 煤型气 
川西坳陷印支期古隆起成因初探被引量:3
《海相油气地质》2020年第1期63-69,共7页袁晓宇 胡烨 刘光祥 陈迎宾 王彦青 吴小奇 
江苏省2014年博士计划基金项目“川西海相上组合构造-沉积演化及控油作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下属课题“中西部地区碎屑岩层系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方向”(编号:2016ZX05002-006);“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油气田分布规律及勘探评价”(编号:2017ZX05005-003)共同资助。
油气勘探实践表明,盆地中的古隆起对油气田的形成与分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钻探成果和地震资料,对川西坳陷印支期古隆起的成因开展了研究。分析表明:印支早期不仅在川西坳陷内部和龙门山前发育了北东走向的古隆起,而且在川西坳陷...
关键词:古隆起 印支期 成因 川西坳陷 
中国中西部地区关键构造变革期次及变形特征被引量:8
《石油实验地质》2019年第4期475-481,共7页杨帆 胡烨 罗开平 李风勋 潘文蕾 曹清古 陆永德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西部重点碎屑岩层系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方向”(2016ZX05002-006)资助
中国中西部地区大型盆地都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这些大大小小的构造事件对盆地的形成演化起到了不同的控制作用。晚古生代以来,中西部地区大型盆地的发展可分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北聚南离”过渡构造体制和中生代以来的陆内变格体制...
关键词:构造运动 关键构造变革期 变形特征 中国中西部 
川西坳陷新场气田须家河组五段烃源岩分子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2
《地球科学》2019年第3期859-871,共13页吴小奇 陈迎宾 刘全有 王萍 曾华盛 王彦青 胡烨 黎华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72122;41625009;U166320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o.2016ZX05002-006);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No.XDA14010402)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是川西坳陷新场气田勘探的热点层系之一.对新场须五段泥质烃源岩进行了分子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新场须五段泥岩可溶抽提物姥植比介于0.26~1.70之间,C_(27)-C_(29)规则甾烷中C_(27)和C_(29)甾烷相对含量平均值...
关键词:须家河组五段 烃源岩 饱和烃 芳烃 成熟度 三芴系列 沉积环境 石油地质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印支早期古隆起发育特征及控油气作用被引量:8
《石油实验地质》2018年第5期650-654,共5页胡烨 袁晓宇 王彦青 刘光祥 宋晓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212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6ZX05002-006)和"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油气田分布规律及勘探评价"(2017ZX05005-003)资助
盆地中古隆起对早期油气聚集成藏具有重要意义。应用三维地震资料及钻探资料,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印支期古隆起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印支期川西地区不仅发育了孝泉—新场—丰谷近东西向古隆起的雏形,在龙门山前和川西坳陷内部...
关键词:控油作用 古隆起 印支期 川西地区 四川盆地 
蒸发环境烃源岩生烃能力探讨——以川西坳陷雷口坡组为例被引量:19
《断块油气田》2018年第4期426-430,共5页王彦青 陈迎宾 胡烨 曾华盛 吴小奇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中西部地区碎屑岩层系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方向"(2016ZX05-002-006)
近年来,雷口坡组勘探屡屡突破,已成为川西坳陷海相天然气勘探的热点层系,搞清雷口坡组烃源岩的生烃能力,对后续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古盐度的定量化指标和高伽马蜡烷特征反映了雷口坡组沉积期发育高盐度、水体分层的咸化蒸发环境,B...
关键词:有机质 蒸发环境 烃源岩 雷口坡组 
川西坳陷回龙构造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条件被引量:8
《特种油气藏》2018年第1期46-51,共6页胡烨 陈迎宾 王彦青 袁晓宇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之"中西部地区碎屑岩层系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方向"专题(2016ZX05002-006)
以区域地质研究为基础,通过三维地震解释并利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综合分析了川西坳陷回龙构造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其勘探潜力。结果表明,回龙地区海相烃源岩发育,纵向上沟通雷口坡组和下伏二叠系海相层系的烃源断裂及横...
关键词:成藏条件 地球化学 回龙构造 雷口坡组 川西坳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