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正楷

作品数:82被引量:1357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古气候遗址第四纪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古代文明辑刊》《人类学学报》《大众考古》《地球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逐真求实——夏正楷先生访谈录
《南方文物》2024年第1期56-77,共22页夏正楷 张俊娜 
夏正楷先生,1942年12月生。幼年居于浙江温州,于1952年迁至北京。1960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65—1968年,在地貌专业就读研究生。1968—1978年,在陕西区域地质测量队从事地质填图和矿产普查工作。1978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
关键词:北京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硕士学位 维多利亚大学 地理系 矿产普查 教学指导委员会 第四纪环境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库孜滚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
《考古》2022年第9期3-13,共11页冯玥 李文成 艾涛 夏正楷 张家富 雷华蕊 王幼平 
北京大学“丝路重大考古发掘与丝路文明传承”项目的资助。
库孜滚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什库尔干乡库孜滚村(图一)。遗址位于县城中心东南约12公里的库孜滚沟口,地势西高东低,属于帕米尔高原东部,局部地貌为冰山前缘的洪积台地(图二),地理坐标为北纬37°40...
关键词:新疆 塔什库尔干县 库孜滚遗址 石器加工场 全新世 
新疆阿拉套山南麓洪积扇前缘绿洲区泉水沟遗址的古环境初析被引量:7
《第四纪研究》2022年第1期206-222,共17页张俊娜 韩建业 夏正楷 陈晓露 任小林 于雪彤 曹美丹 李小龙 宝文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711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8ZDA172);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项目(批准号:BPHR2020CS01)共同资助。
新疆绿洲地区文化遗存丰富,考古遗址众多,是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古人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绿洲区古人生存环境的研究正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与内陆河型绿洲相比,在天山南北山前洪(冲)积扇缘绿洲区开展的环境考古工作较少...
关键词:地学考古 新疆泉水沟遗址 青铜时代 沉积相 全新世环境 干旱区 
青海民和官亭盆地青铜时代遗址木炭遗存指示的生态环境与木材利用被引量:12
《第四纪研究》2022年第1期158-171,共14页崔红庆 王树芝 张小虎 金和天 焦延静 夏正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7BKG031)资助。
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人地关系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官亭盆地(35°49′~35°54′N,102°36′~102°56′E)不仅是东西方交流的关键节点地区,还是探究气候变化与生业经济、古文化兴衰关系的重点区域。然而,已经开展的木炭分析工作主要...
关键词:官亭盆地 青铜时代 木炭分析 气候重建 木材利用 
中国环境考古学的兴起、发展和展望被引量:10
《古地理学报》2019年第1期175-188,共14页夏正楷 张俊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1&ZD18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41501216)共同资助~~
环境考古学是一门介于考古学与第四纪环境学(或古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出现于20世纪之初,经过近1个世纪的摸索和实践,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中国环境考古学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以人类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以聚落和遗址...
关键词:环境考古 中国环境考古学 人类生态系统 聚落环境 考古遗址 古环境分析 
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古环境分析被引量:7
《中原文物》2018年第6期69-81,共13页张俊娜 夏正楷 王幼平 顾万发 汪松枝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研究"(编号11&ZD1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地貌背景的豫西晋南地区新石器早中期粟作农业发展过程分析"(编号41501216);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优选计划(编号BPHR2018DS02)的阶段性成果
对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古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从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转变的动因和机制。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包含细石器、李家沟、裴李岗三文化叠压关系的地层剖面,是我国北方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的代表...
关键词: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 环境考古 黄土沟谷 河漫滩 古地震 
北京大学地貌第四纪学科的创建与发展被引量:4
《地理学报》2017年第11期1974-1996,共23页莫多闻 周力平 刘耕年 李有利 夏正楷 张家富 李宜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006)~~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新建的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开始了地貌与第四纪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标志着北大地貌第四纪学科的建立。65年来,在新构造活动与构造地貌、气候地貌与沉积、流水地貌与沉积、沉积相与比较沉积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
关键词:北京大学 地貌学 第四纪科学 创建与发展 成果与创新 
广东郁南县磨刀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2
《考古》2017年第5期3-13,共11页刘锁强 王幼平 吴荣涛 席松甫 王慧 刘浪 何英明 洪开荣 夏正楷 高星 王社江 袁家荣 房迎三 谢光茂 
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出土石制品近400件,原料以石英、砂岩与石英岩为主,另有少量细砂岩与变质砂岩,类别有石料、石核、石片、石器、断块、碎屑及使用砾石,成形石器相对较少。第1地点遗存的年代为中更新世偏早阶段,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磨...
关键词:广东郁南县 磨刀山遗址 砾石石器 旧石器时代早期 
王乃樑先生对中国地貌学发展的主要贡献被引量:2
《地理学报》2016年第11期2037-2048,共12页莫多闻 夏正楷 朱诚 
王乃樑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地貌学家。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先后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他对中国黄土高原、华北、东北、西北、四川、湖北和广西等广大地区进行了地貌和新生代沉积研究,在新生代沉积与地貌演化历史、新构造活动与...
关键词:王乃樑 地貌学家 地貌演化史 新生代沉积 构造地貌 地貌学理论与方法 
洛阳盆地新石器-青铜时期的炭化植物遗存被引量:29
《科学通报》2014年第34期3388-3397,共10页张俊娜 夏正楷 张小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83,12&ZD1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4YJCZH207);北京联合大学新起点计划(2K201214)资助
炭化植物遗存分析是了解古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目前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由于古代农业形成的复杂性和遗址的多样性,如何选择合适遗址以提高炭化植物遗存研究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已成为重要的课题.选择中原地区新石器文化发达的洛阳盆地,选取...
关键词:洛阳盆地 新石器-青铜时期 炭化植物遗存 中小遗址 旱作农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