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天慧

作品数:137被引量:1370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扶贫农户精准影响因素自然灾害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缓解还是加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中国农村经济》2025年第3期101-121,共21页邱峰 杨浩 庄天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县域富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低收入群体增收对策研究”(编号:23AJY015);四川农业大学西部乡村振兴研究中心2023年研究项目“城乡融合背景下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编号:WRR202317)。
本文基于2013-2023年的CHFS数据,利用个体收入相对剥夺指数来检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能缓解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不平等状况。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园 收入不平等 低收入群体 非农就业 
风险还是机遇?多元联结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贵州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149-159,共11页庄天慧 万艾琳 杨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县域富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对策研究”(23AJY01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四省藏区农牧户生计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20BJY142)。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路径。本文从集体行动理论视角出发,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催生条件,系统考察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政府、社会、市场间的多元联结关系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联结关系 农业强国 
乡村产业带头人培育:价值功能、现实困境及提升路径被引量:1
《农村经济》2024年第12期92-104,共13页万艾琳 庄天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县域富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对策研究”(编号:23AJY01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四省藏区农牧户生计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编号:20BJY142);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新型农业劳动者的时代要义、成长约束与培育路径优化”(编号:SCJJ24ND065);2024年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新型农业劳动者的时代要义、现实隐忧与行动前瞻”(编号:24XD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带头人,是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抓手。本文基于“双层认同与行动”模型,系统阐述了培育乡村产业带头人的价值功能,结合历史溯源与现状表征,着重分析了我国乡村产业带头人培育的实践困境及提升路径。研...
关键词:产业振兴 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 产业带头人 
县域涉农富民产业形成机理、培育困境及破解路径——基于产业链一体化的视角
《世界农业》2024年第12期16-25,共10页庄天慧 邱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县域富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对策研究”(23AJY015);四川农业大学西部乡村振兴研究中心2023年项目“城乡融合背景下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WRR202317)。
发展县域涉农富民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路径。本文分析了县域涉农富民产业的形成机理、培育困境和破解路径。研究认为,县域涉农富民产业形成、壮大的核心要件是产业链一体化。其在不同发展阶段,通过乡村产业带头人的带动、链主企业...
关键词:县域富民产业 产业链一体化 形成机理 
数字普惠金融、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2期94-104,共11页胡海 张永奇 庄天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县域富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对策研究”(23AJY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重点帮扶县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24XJY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决策动因、行为决策及效应评估研究”(22YJC630033)阶段性成果。
基于2012-2022年中国279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显著促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且该促进作用对东部地区城市、大规模城市及中心型城市更强。数...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普惠金融 乡村全面振兴 
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频共振被引量:1
《民族学刊》2024年第10期28-36,149,共10页胡海 庄天慧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研究”(20AZD07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SC23E031)阶段性成果。
共同富裕侧重物质层面经济积累与公平分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出意识层面政治认同与情感归属。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方位,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从学理上探讨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者间“...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同富裕 同频共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县域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用机理、现实困境与策略选择被引量:15
《改革》2024年第3期127-141,共15页庄天慧 邱峰 杨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县域富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对策研究”(23AJY015);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研究”(SC22ZDYC09);四川农业大学西部乡村振兴研究中心2023年项目“城乡融合背景下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23WRR17)。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难点在农村。县域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城镇,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县域富民产业是能在长期内显著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其在空间维度、组织...
关键词:县域富民产业 农民共同富裕 利益联结机制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被引量:18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39-151,共13页胡海 庄天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县域富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对策研究”(23AJY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易地扶贫搬迁大中型集中安置区稳定脱贫跟踪调查与后续帮扶研究”(21BMZ0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决策动因、行为决策及效应评估研究”(22YJC630033)阶段成果。
基于2008—202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港澳台)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优序图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算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水平,并研判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可...
关键词:现代化产业体系 财税规模 创业活动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城乡数字鸿沟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科学管理研究》2024年第1期126-134,共9页胡海 庄天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23AJY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编号:21BMZ0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22YJC630033)。
立足2013-2021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在构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熵权法测算各省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一步采用Dagum基尼系数实证分析不同地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差异及时空演化规律,...
关键词:农业农村现代化 Dagum基尼系数 时空分异 影响因素 
共同富裕视域下生计资本对农民“三感”的影响被引量:5
《世界农业》2024年第1期92-103,共12页万艾琳 庄天慧 杨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县域富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对策研究”(23AJY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四省藏区农牧户生计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20BJY14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森林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机制研究”(22BJY129)。
提高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中国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研究了生计资本对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影响,分析了低收入群体的异质性,验证了生计策略多样化在生计资本影响农民“三感”...
关键词:精神富裕 农民生计资本 “三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