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秀慧

作品数:21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乡下人进城乡土小说阶级话语启蒙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评论》《齐鲁学刊》《青春》《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大本营》对权力的叙述及反思
《小说评论》2015年第4期117-120,共4页庞秀慧 
关于"文革"有多种叙述方式和理解角度,而陈中华的《大本营》(《钟山》2015年第二期)采取了最为老套的一种叙述方式,以家族内部的各种纷争为基础呈现出多种世态人情,然而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小说对于权力的叙述以及反思。一《大...
关键词:叙述方式 世态人情 《钟山》 陈中华 消息灵通 革命话语 二舅 特权思想 婚姻状态 《少年中国说》 
论毕飞宇“王家庄”系列的历史叙事
《考试周刊》2014年第91期17-18,共2页庞秀慧 
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研究”(编号10ZWD017)的阶段性成果
身为作家,毕飞宇把原生态的日常生活转化为小说文本的叙事能力极其出色,"王家庄"系列(《玉米》、《玉秀》、《玉秧》、《地球上的王家庄》、《平原》等)显示出一种可以反复琢磨、反复咀嚼的滋味,全面展现了特定时代的乡土社会。从...
关键词:王家庄 毕飞宇 历史叙事 中国小说 《玉米》 本土经验 乡土社会 化书 外来者 王连方 
论近年来江苏历史题材小说的叙述特色
《文教资料》2014年第24期16-17,共2页庞秀慧 
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研究”(编号10ZWD017)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文学重镇,历史题材历来是江苏作家们描述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历史叙事一改以往高大上的面孔,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文章阐述了近年来江苏历史题材小说的叙述特色。
关键词:江苏作家 历史题材小说 叙述特色 
世纪之交“农民进城”叙事的“空间想象”被引量:3
《当代作家评论》2014年第2期29-41,共13页庞秀慧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社会转型与乡土怨恨心理:对一九九○年代以来乡土小说的一种研究"(项目编号:10D064)的阶段性成果
世纪之交“乡下人进城”叙事中出现了大量的空间想象,这是因为乡村以城市为镜像来建构主体。孙惠芬《给我漱口盂儿》《山花》二00三年第一期)中受下乡知青们影响的奶奶执著地保持着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刘庆邦以《到城里去》(《十月》...
关键词:空间想象 “农民进城” 叙事 乡下人进城 历史合理性 《山花》 城市化 生活方式 
1990年以来乡土叙述中的精神危机和审美焦虑
《当代文坛》2012年第6期65-69,共5页庞秀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资助;校内预研项目"宗法文化的幽灵:1980年代以来乡土文学对现代价值观的接受与阐释"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20110031
乡土叙述自1990年末开始脱离了宏大理念的掌控,着力表现平凡而琐碎的日常生活和世俗伦理,展现了曾经被遮蔽的现实,但正是因为失去了宏大理念所拥有的稳定价值评判,使得乡土叙述出现了巨大的价值困境,不得不沉沦于世俗生活之中。
关键词:乡土叙述小说 1990年代 价值困境 
1990年代以来乡土文学叙述中的道德乌托邦
《齐鲁学刊》2012年第6期144-147,共4页庞秀慧 吕海琛 
199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为文学的多元化选择提供了可能。乡土作家们以道德乌托邦为逝去的乡村世界唱起了挽歌,有的作家在乡土叙述中塑造出理想的新人形象,却因其所凭借的乌托邦理念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于乡土作家来说,道德乌...
关键词:1990年代 乡土文学 道德乌托邦 
青春的记忆和生活的滋味——读且东小说《幸福彼此平行》
《青春》2012年第10期26-26,共1页庞秀慧 
青春和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人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可是且东在《幸福彼此平行》中却表达了一个单纯的想法——青春记忆和当下生活是彼此平行的,我们都可以用"幸福"来为之命名。在小说中,有两条线,一是粗糙而无奈...
关键词:记忆 小说 幸福 生活中 平行 生活习惯 狗咬伤 迷路 单调 感受 
权力与财富的融合——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叙述中宗法化的乡村政治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2年第10期59-63,共5页庞秀慧 
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研究"(10ZWD017);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社会转型与乡土怨恨心理:对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的一种研究"(10D06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便有着宗法文化的传统,即"建基人身依附关系(统治-服从关系)的等级分化极为鲜明"(1),尤其自晚清以来,随着国家权力的下移,乡土权威逐步官僚化,但因为缺乏社会授权机制,导致基层政权成为一个独立而专权的权力团体。
关键词:国家权力 宗法文化 90年代以来 乡村政治 乡土 叙述 财富 人身依附关系 
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中的贫富分化与怨恨心理的生成被引量:1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85-91,共7页庞秀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启动项目"1990年代以来乡土叙述中的‘冲突’美学"(SK2010011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内预研项目"宗法文化的幽灵:1980年代以来乡土文学对现代价值观的接受与阐释("编号sk20110031)的阶段性成果
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造成了巨大社会心理变动,作家们在乡土小说中对这种贫富分化所致的怨恨心理及乡土社会的变迁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文章运用心理分析方法来分析乡土小说中的主体建构,发现乡土伦理与现代个体价值往往会产...
关键词:乡土小说 贫富分化 怨恨心理 
男性的性别怨恨与城市女性想象——对“乡下人进城”男性叙事文本的一种考察被引量:2
《中州学刊》2012年第1期192-195,共4页庞秀慧 
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研究>(10ZWD01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近年来,人们对乡土小说的关注多以民工和保姆题材为主来考察乡下人在城市所面临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苦难,男性的性别怨恨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乡村男性的性别怨恨,源自于城市女性凭借着城乡的文化差异对他们所实施的性别权力。虽然这种...
关键词:乡土小说 性别怨恨 城市 女性想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