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棋

作品数:13被引量:16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白鲫三倍体异源四倍体鱼类细胞鲫鱼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淡水渔业》《水产科技情报》《水生生物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诱导异源四倍体、新四倍体及异源三倍体白鲫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7
《水生生物学报》1998年第3期209-218,共10页陈敏容 俞小牧 杨兴棋 陈宏溪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
作者比较了第一代异源四倍体鱼、异源三倍体鱼、新四倍体鱼与亲本白鲫、红鲫及其杂交一代的染色体组型。三种亲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均为100,但其组型分组各有差异,白鲫染色体组型公式:12m+36sm+32st十20t,NF=148,在亚中着丝点组...
关键词:白鲫 红鲫 异源三倍体 新四倍体 细胞遗传学 
人工诱导异源四倍体和倍间三倍体白鲫的红细胞观察及其相对DNA含量测定被引量:14
《水生生物学报》1998年第3期291-294,共4页俞小牧 陈敏容 杨兴棋 陈宏溪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白鲫 异源四倍体 倍间三倍体 红细胞 DNA含量 
白鲫(♀)×红鲫(♂)异源四倍体鱼的倍性操作及其生殖力的研究被引量:33
《水生生物学报》1997年第3期197-206,共10页陈敏容 杨兴棋 俞小牧 陈宏溪 易泳兰 刘汉勤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
采用热休克调控技术诱导出103尾第一代白鲫(♀)×红鲫()异源四倍体鱼,并对其生殖力进行了研究。1或2龄的四倍体雄鱼能产生精子,而雌鱼不能产生正常的卵。将异源四倍体雄鱼与二倍体白鲫雌鱼交配产生倍间三倍体鱼,染色体检查证明...
关键词:鲫鱼 白鲫 红鲫 异源四倍体 倍性操作 生殖力 
两性型天然雌核发育彭泽鲫染色体组型的研究被引量:15
《水生生物学报》1996年第1期25-31,共7页陈敏容 杨兴棋 俞小牧 陈宏溪 
彭泽鲫是一种两性型天然雌核发育群体。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表明:雌、雄鱼的染色体数目均为166。它们的核型组成是:3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0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8条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76条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臂数(...
关键词:鱼纲 鲫属 雌核发育 染色体组型 彭泽鲫 
咸淡水养殖新对象──海鲤被引量:6
《水产科技情报》1996年第1期25-26,共2页王春 陈湘麟 赵俊 杨兴棋 陈敏容 刘汉勤 
阐述了分布于北部湾和海南省部分河口咸淡水水域的海鲤的生物学特性、苗种繁育方法、养殖方式及商品性能等。
关键词:海鲤 生物学特性 苗种繁育 养殖 
尖鳍鲤食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淡水渔业》1994年第6期14-17,共4页王春 陈湘麟 赵俊 杨兴棋 潘淦 
本文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尖鳍鲤的食性,认为其属于偏动物性的杂食性鱼类。在不同生长阶段,所摄取的食物类群有更替或转变。一年四季中尖鳍鲤均有摄食活动。从幼鱼到成鱼,摄饵活动有一个从淡水低盐区向河口咸淡水域过渡的过程。在食性上...
关键词:尖鳍鲤 食性 水产养殖 
三倍体白鲫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5
《水生生物学报》1994年第2期156-163,共8页杨兴棋 陈敏容 俞小牧 陈宏溪 
国家"七五"攻关项目
由人工诱导的异源四倍体白鲫雄鱼与正常的二倍体白鲫雌鱼交配获得的异源三倍体白鲫,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同二倍体白鲫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三倍体白鲫具有体形较大、相对体高和相对尾柄高较高、侧线上下鳞数目较多的形态特征,仍保留着二倍...
关键词:白鲫 三倍体 生物学特性 
人工诱导白鲫(♀)×红鲤(■)异源四倍体鱼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0
《水生生物学报》1987年第1期96-98,共3页陈敏容 阎康 刘汉勤 易詠兰 杨兴棋 刘沛霖 陈宏溪 
人工诱导鱼类多倍体是动物染色体工程的重要课题。鉴于三倍体鱼的不育性和成活率高、生长快等特点,国内外采用理化手段直接诱导三倍体鱼已在三棘刺鱼(Gasterosteus aculeatus(L.))、鲽鱼(Pleuronectes platesa)、鲤鱼(Cyprinus carpio ...
关键词:人工诱导 三倍体 草鱼 种鱼 杂种 团头鲂 成活率 红鲤 异源四倍体鱼 不育性 
几种鱼类细胞对草鱼呼肠孤病毒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12
《水生生物学集刊》1985年第4期351-358,i001,i002,共10页邓初夏 杨兴棋 陈宏溪 
比较研究了鲫鱼异倍体细胞系(CAB-80)、团头鲂尾鳍细胞系(BCC)、大鳞副泥鳅雌核发育单倍体胚胎细胞系(PHG)、草鱼胚胎细胞系(GCE)、草鱼尾鳍细胞系(GCRF-2)、草鱼肾细胞系(GCK-84)及其四个克隆对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的敏感性。证实了...
关键词:鱼类细胞 草鱼 呼肠孤病毒 敏感性 细胞工程 抗病育种 出血病 
鱼类细胞克隆培养的研究被引量:1
《水生生物学集刊》1985年第2期194-194,共1页邓初夏 杨兴棋 陈宏溪 
在哺乳类细胞中,细胞克隆培养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在鱼类细胞中,尚未见到有关克隆化培养的报道。建立适合鱼类细胞的克隆培养技术,对于鱼类的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病毒学、体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工程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实甩价值。...
关键词:鱼类 细胞克隆 细胞培养 复制培养法 培养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