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耀

作品数:10被引量:2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造纸学会更多>>
发文主题:造纸工业碱回收系统非木材纤维碱回收纤维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纸业》《造纸信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造纸工业制浆碱回收六十周年发展历程被引量:5
《中华纸业》2009年第11期88-94,共7页林文耀 
1木材纤维制浆碱回收系统 建国后,1951年在原北京造纸厂进行了碱回收的试验。 (1)1957年原佳木斯造纸厂(后改为佳木斯纸业有限公司)150吨/日未漂硫酸盐木浆,配套纸浆洗涤和黑液提取、每列四台串联的20米2管式转鼓真空洗浆机,
关键词:碱回收系统 造纸工业 制浆 硫酸盐木浆 真空洗浆机 木材纤维 黑液提取 造纸厂 
我国造纸工业制浆碱回收概况被引量:1
《中华纸业》2007年第B04期4-12,共9页林文耀 
作为制浆黑液处理的传统方法——燃烧法碱回收.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5年全国回收烧碱量157万吨.比2000年的55万吨增加102万吨,比2004年的124万吨增加33万吨。碱回收系统的技术装备水平进步明显,比如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年...
关键词:碱回收系统 制浆 造纸工业 技术经济指标 黑液处理 中国造纸学会 装备水平 碱回收炉 
我国造纸工业近10年来工艺技术及装备新成果新成就(下)被引量:2
《造纸信息》2007年第4期14-19,1,共6页林文耀 
我国造纸工业近10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作者在本文中搜集整理了涂布纸板、牛皮卡纸、箱纸扳、高强瓦楞原纸、生活用纸类生产线及其他造纸生产线在工艺技术和装备上取得的新成果。
关键词:造纸工业 装备 技术 工艺 低定量涂布纸 造纸生产线 涂布印刷纸 超级压光纸 
我国造纸工业近10年来工艺技术及装备新成果新成就(上)被引量:3
《造纸信息》2007年第3期13-16,1,共4页林文耀 
我国造纸工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近10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作者收集整理了这期间我国造纸工业在制浆造纸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上取得的新成果。
关键词:造纸工业 造纸工艺 装备 技术 制浆造纸企业 科学发展观 一体化工程 国内外市场 
我国制浆碱回收系统生产取得的新成就被引量:4
《中华纸业》2006年第7期81-85,共5页林文耀 
较详细地介绍了木材、竹子、芦苇、麦草、甘蔗渣等原料制浆碱回收近一二年在工艺、技术以及装备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和新成就。
关键词:连续蒸煮 封闭筛选 挤压扩散置换洗涤 全板式蒸发器 单汽包低臭型碱回收炉 预挂式白泥过滤机 
我国制浆碱回收概况
《造纸信息》2006年第1期8-12,共5页林文耀 
关键词:中国 造纸工业 制浆碱回收 木浆 烧碱 术材纤维 
我国非木材纤维制浆与碱回收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续)被引量:4
《中华纸业》2005年第5期22-26,共5页林文耀 
The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achievemen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al prospect of China in non-timber fiber (such as bamboo, wheat straw, reed and sugar cane bagasse etc) pulping and alkali recovery.
关键词:发展前景 碱回收 非木材纤维 碱法麦草制浆 农业废弃物 机械化收割 资源现状 粮食作物 小麦产量 8000 原料基地 成功经验 小麦品种 制造工艺 草产量 草资源 造纸用 产区 麦秆 纸浆 纸厂 
我国非木材纤维制浆与碱回收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被引量:3
《中华纸业》2005年第4期24-27,共4页林文耀 
较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在竹子、麦草、芦苇、甘蔗渣等非木材纤维制浆包括碱回收系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目前现状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非木材纤维 发展前景 现状 制浆 碱回收系统 甘蔗渣 麦草 
2000年福建造纸工业情况综述
《中华纸业》2001年第5期37-38,共2页林文耀 
概括介绍了2000年福建省造纸工业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2000年 福建 造纸工业 产量 效益 质量 环境保护 技术改造 
谈我国造纸工业原料结构调整被引量:4
《中华纸业》2000年第3期29-31,共3页林文耀 
以木材为主要原料是制浆造纸工业自身技术经济规律的要求 ,林纸经营一体化和规模化生产是现代制浆造纸工业的基本特征。我国造纸工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应该向以木材为主要原料方向转移。建议国家应把发展人工林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来...
关键词:原料结构调整 人工林 非人材纤维 中国 造纸工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