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汉林

作品数:21被引量:27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双季稻旱育秧肥料甲霜灵水稻育秧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农业科学》《浙江农业科学》《耕作与栽培》《农业现代化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烟田杂交晚稻肥料的合理施用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年第2期244-247,共4页汪汉林 青先国 谢小立 苏以荣 吴金水 
国家"973"项目(2005CB121106);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0A01);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23)
以新香优80为材料,研究了烟田杂交晚稻的肥料施用。结果表明:合理施肥(施N60kg、K2O 30kg/hm2加烟秆还田)的晚稻产量为7068 kg/hm2,比两种烟农习惯施肥分别高产1831kg/hm2和2021kg/hm2,分别增产35.0%和40.0%。合理施肥节省化肥N50%,N肥...
关键词:烟田 杂交晚稻 施肥方法 效益 
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被引量:64
《生态学报》2006年第7期2261-2267,共7页彭佩钦 吴金水 黄道友 汪汉林 唐国勇 黄伟生 朱奇宏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3-SW-426;KZCX1-SW-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领域前沿资助项目(02200220020223)~~
以湖南省沅江市典型湖垸为代表,通过密集取样分析,研究了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条件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变化及其和土壤碳、氮、磷的关系,发现水田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明显高于旱地,水田土壤中双季稻高于一季...
关键词:土壤碳、氮、磷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 洞庭湖区 土地利用方式 耕作制度 
南方水稻育秧肥料
《科技开发动态》2005年第8期34-34,共1页汪汉林 吴金水 
该发明专利是一种南方水稻育秧肥料。该肥料的原料为:硫酸胺、过磷酸钙、硫酸钾、甲霜灵、呋喃丹、敌克松、多效唑。该肥料由上述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
关键词:水稻育秧 肥料 南方 发明专利 过磷酸钙 比例混合 硫酸胺 硫酸钾 甲霜灵 
稻田水量转换观测及模拟实验研究
《湿地科学》2004年第4期290-295,共6页汪汉林 青先国 吴金水 谢小立 
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 2 0 0 4BA5 2 0A0 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KZCX3 -SW -4 2 6)
对双季稻田水量转换 10年 (1991~ 2 0 0 0年 )定位观测 ,以及模拟不同水源条件的稻田水管理模式 ,解析田间水量转换的 5年 (1998~ 2 0 0 2年 )实验结果表明 ,稻田不同水管理田间水量转换有明显差异 ,常规管理田间耗水量的分配为 :腾...
关键词:水量 耗水 模拟实验研究 环境 累积效应 稻田 处理 观测 水层 和田 
播种期对杂交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3
《耕作与栽培》2004年第3期18-19,24,共3页杨稚愚 汪汉林 邹应斌 
以两优培九、培两优 5 5 9和培两优 93为材料 ,研究了播种期对杂交稻生育期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供试杂交稻组合的全生育期、产量表现出较大的年间差异和播种期差异。其中 ,2 0 0 1年两优培九全生育期为 12 8~ 136d ,培两优 5 ...
关键词:播种期 杂交水稻 生育期 产量 
超级杂交稻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被引量:32
《杂交水稻》2003年第6期24-27,共4页邹应斌 唐启源 汪汉林 刘龙生 敖和军 
湖南省超级杂交水稻协作组课题资助
报道了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等组合不同播种期试验、不同施氮水平试验、不同移栽密度与叶龄试验、改进的SRI与传统栽培比较试验的主要结果 ,并提出了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的优化技术。
关键词:超级杂交水稻 优化技术 高产栽培 
不同施氮条件下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形成特点与氮肥利用被引量:109
《杂交水稻》2003年第1期44-48,共5页唐启源 邹应斌 米湘成 汪汉林 周美兰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 (0 2EPN2 14 3 0 0 45 3 )
为了明确不同施氮条件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2 0 0 1年在湖南长沙进行了氮肥试验。结果表明 ,施氮量的影响十分明显。在 0~ 2 40kg hm2 纯氮范围内 ,施氮量与产量呈单峰曲线 ,以 180kg hm2 的施氮处理的产量最高 (10 ...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 产量形成特点 氮肥 施氮量 肥料利用率 
2种薄膜在早稻覆盖育秧上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浙江农业科学》2001年第2期55-57,共3页汪汉林 
国家科技部"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95 0 0 1 0 1)"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内容之一
以蓝光转化水稻育秧膜为研究对象 ,与普通薄膜在早稻覆盖育秧上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无论雨天、阴天和晴天 ,当膜外气温低于 2 0℃时 ,蓝光转化水稻育秧膜比普通薄膜膜内温度高 0 6~ 3 5℃ ;膜内透光率高 2 37~ 9 66个百分点...
关键词:蓝光转化膜 普通薄膜 早稻 覆盖育秧 增温保温作用 透光率 成穗率 结实率 
ABA对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湖南农业科学》2001年第1期23-24,共2页黄宇 苏以荣 谢小立 汪汉林 吴福顺 
国际合作项目 !(960 60 8)
研究了在不同外界环境条件下 ,ABA的不同浓度对不同稻种类型、不同生育期的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双季早稻叶面喷施ABA可获得增产 ,其中幼穗分化期喷施的增产效果优于盛花期。ABA喷施于杂交稻 。
关键词:ABA 双季早稻 产量 叶面喷施 喷数时期 稻种类型 激素浓度 
培矮64S/E3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耕作与栽培》2000年第4期20-22,共3页汪汉林 赵立武 文志平 
国家科技部"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95 0 0 1 0 1)"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课题内容之一
培矮 6 4S/E32两年在湖南湘乡的试种表明 ,其叶片长、窄、直、凹、厚 ,株高 118~ 119cm ,株型紧凑 ,“源”足“库”大 ,耐肥抗倒 ,在湖南中部地区作连晚栽培 ,全生育期 12 8~130d ,产量 9.5t/hm2 左右。栽培技术上应早播早插 ,采用两...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 培矮64S/E32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