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立新

作品数:19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赫尔利国共关系教育调解活动述论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社会科学》《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山东社会科学》《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吴锦堂在慈溪家乡的活动述析(1905-1910)
《近代中国》2018年第1期30-49,共20页纪立新 
吴锦堂(1855-1926),名作镆,字锦堂,以字行,出身于浙江慈溪东山头西房村(今属观城镇)。吴家世代从事农耕,吴锦堂为家中五兄弟之长,6岁入私塾读书,8岁因太平天国战事,随父进山区躲避战祸,随后休学务农。因家里收成一年不如一年,不得已外...
关键词:吴锦堂 中学堂 
开放教育教研大组的功能和职责——以宁波电大为例被引量:1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104-106,128,共4页纪立新 蒋玉兰 王艳平 
2011年度宁波市远程教育学会研究课题<开放教育教研大组的功能和职责--以宁波电大为例>(课题编号为:NBYC11-Y01)研究成果
本文以宁波电大为例,探讨了开放教育教研大组的功能和职责——即教学指导、教学研究、教师培养的功能及相关职责。
关键词:开放教育 教研大组 功能 职责 
吴锦堂与南洋劝业会被引量:1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125-128,共4页纪立新 
近代海外宁波帮杰出代表吴锦堂于1910年回国参加了南洋劝业会。他此行有四个目的,一是携自己在日本生产的安全火柴参展,二是衔浙江巡抚之命劝说侨商赴浙考察、投资,三是动员侨商赴汉冶萍公司考察、入股,四是为商舰协会募集资金。吴锦堂...
关键词:吴锦堂 南洋劝业会 
吴锦堂振兴浙江实业的设想与活动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5期23-29,共7页纪立新 
清末,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吸引华侨回国投资。旅日侨商吴锦堂应召回国,提出振兴浙江实业的设想,并以极大的热忱投身振兴浙江实业的活动,兴办农蚕学堂,创办浙省农业股份公司,投资浙江铁路公司和宁绍商轮股份有限公司,游说华侨考察、投资...
关键词:吴锦堂 浙江实业 设想 活动 
吴锦堂的近代农业教育实践被引量:1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6期184-188,共5页纪立新 
宁波市2006年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吴锦堂与宁波近代教育>(序号148)研究成果
吴锦堂所办的农业学堂是清末宁波仅有的两所农校之一,其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在近代宁波首屈一指。吴锦堂办学极为严谨,设施力求齐全,师资力求精良,办学力求规范;以培养农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在宁波近代教育史上留下了...
关键词:吴锦堂 宁波 近代农业教育 
宁波近代教育初探——以国人自办教育为考察对象被引量:1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4期55-58,共4页纪立新 
宁波的近代教育(国人自办)注重基础教育、实业(职业)教育,民间办学之风极盛,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宁波近代的历史发展、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社会风尚,乃至地理位置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宁波近代教育 国人自办 特点 
计量方法与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5期147-150,共4页纪立新 
计量方法具有准确、简洁、明了的特点,能使历史研究趋于严谨、精确,为定性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事实证明,如果运用得当,在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中,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是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关键词:计量方法 近代教育史研究 数学语言 运用 
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探析——评刘易斯·科塞的《理念人》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74-75,96,共3页纪立新 
《理念人》阐述了近代以来西方知识分子产生、发展的制度化环境及其变迁,并对知识分子与权力关系的各种变化进行辨析,为考察分析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和独特的视野。
关键词:知识分子 《理念人》 刘易斯·科塞 历史社会学 美国 西方国家 书评 
赫尔利“扶蒋反共”政策解析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7-20,共4页纪立新 
本文论述了赫尔利调解国共矛盾的过程,指出其“扶蒋反共”调处政策出台并不完全是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而是基于其对中国实际情况的错误估计和美国自身的利益需求,因此,不可能做到公平公正,而美国调处失败也是必然的。
关键词:赫尔利 抗战时期 国民党 共产党 矛盾调节 蒋介石 美国 
赫尔利与马歇尔调解失败原因探析被引量:2
《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106-108,共3页纪立新 
赫尔利和马歇尔调解国共矛盾失败的原因有二 :首先 ,美国调解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美国的最大利益 ,美国执行的不公正的“扶蒋反共”政策直接导致调解的失败。其次 ,国共之间的矛盾并非美国共和与民主两党矛盾的翻版 ,具有不可调和性。
关键词:中美关系 赫尔利 马歇尔 调解 国共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